2022年度水利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安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3-01-11 15:04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在海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安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紧扣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焦港河成功入选全国7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农村水利工作获江苏省农村河道管护考核第一等次、成功创建2家省级节水型机关、常安纺织园区通过省级节水型园区创建、水政执法大队通过省级标准化创建验收、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完成精细化管理创建、“农村河道整治和拆坝建涵(桥)”两个指标在南通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实现满分通过。

一、全力推进“补短板、强监管”,全市水利工作实现“十四五”提速前行

(一)水利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科学编制规划是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海安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获市政府批复,编制完成《2023年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意见》,配合完成《沿海水利三年行动计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工作,对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2022年完成水利项目总投资4.6亿元。通过工程措施打造生态样板河道9条,长度23.5km,新建护岸47km,投资7341万元;实施河道疏浚32条,长度41.5km,清淤土方48万方,投资1.11亿元;实施拆坝建涵(桥)56座,投资1330万元;完成海安市红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任务,整治输水渠道13条,长度19.58km,建设护岸长度38.723km,疏浚引排沟渠长度9.276km;推进实施里下河防洪圩堤除险加固7.7km,投资1565万元;通扬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河道疏浚16.19km,新建护岸39.27km,配套实施涵洞、改造涵闸闸首等55处,投资1.38亿元;区域治水畅流活水项目实施立公河地涵、江海河闸、丁堡河套闸等控导工程28座,同步实施辅路、交通桥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1亿元,为全面推进水系连通、水质提升、打造智慧水利、确保全市活水畅流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防汛抗旱工作应对有力。今年汛期干旱少雨,长江流域沿线多省市持续少雨,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长江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面对形势发展较快的旱情,市水利局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加强与相关部门研判会商,牵头各区镇认真排查取用水困难的泵站,果断采取措施,通过清沟理塘、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调用抗旱设备等综合手段确保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为农业用水排忧解难。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做到了“有旱情无旱灾”。为有效防御雨涝及台风影响,水旱中心坚持防汛抗旱和防台两手抓,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汛情,科学研判,发布防汛抗灾指令,适时作出防灾抗灾部署。今年为防御“轩岚诺”“梅花”台风,中心强化监测预警预判,先后下达或转发防汛防台抗灾指令十多次,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Ⅳ级两次、Ⅲ级一次、Ⅱ级一次,科学调度水利工程预排预降。截至目前,调度北凌新闸共计排水86潮次,排水时间693小时,排水量5.2亿方;调度海安市主城区9座城市防洪闸站共运行32989台时,总排水量1.83亿方。根据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干旱灾害致灾调查、洪水灾害隐患调查的调查成果。水旱中心开展智慧水网建设工作,重点对海安市智慧水利基座和海安水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两大目标进行建设,目前完成数据资源平台、水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技术导则编制等一期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初步建成海安市智慧水利基座与总体应用框架,系统已进入运行阶段。

(四)水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严格。强化取水单位计量设施监督管理,完成141个取水计量设施现场检定,保障计量设施运行正常、读数准确。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新增5家取水单位接入省水资源信息系统,完成3个重点中型灌区15个灌溉泵站取水监测计量及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推进取水工程设施规范化建设,逐项对照“三规范、二精准、一清晰”的技术要求,高质量完成66家单位取水工程设施规范化改造。严格地下水管理,对221眼地下水取水工程进行登记与造册,建立地下水取水工程完整、统一的数据库。从严细化分解取用水指标,233家自备水源取水户、299家公共供水用水户取用水计划均分解下达到位并开展用水计划执行情况考核。落实节水评价机制,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建设项目取水许可节水评价率100%。完成3家省级节水企业、1家省级节水单位、1家省级节水园区、3家市级节水学校创建和8家省级节水载体复查,提高节水载体建设质效。有序推进用水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完成对4家重点监控单位的用水审计。

(五)以河长制为抓手的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取得成效。强化河长履职,实行定期述职、定期通报制度,按照《河长湖长履职规范》今年市级河长巡河160次,召开推进会120场次,下发河长办交办单137个,解决河道问题216个,镇级河长巡河2600次,解决问题4772个。9月28日,水利部河湖管理司调研我市幸福河道建设及河长制工作,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调研的方式听取我市以河养河以及高标准农田退水工作。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年投入保洁费用5000万元(市财政骨干河道2100万元),做好一二级及三级通航河道“市场化运作、机械化保洁”机制的提标扩面,确保水面漂浮物和恶性水生杂物不聚集、不蔓延,并逐步将界河纳入保洁范围,形成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共拆除清理整治排“两违四乱”343处,清理河坡垃圾5089立方米、水面垃圾和有害植物4700平方米、倒伏树木233棵、林下种植30129.33平方米、网具71口,出动船舶765次、车辆4127次共打捞水葫芦13120吨。持续推进生态河道建设,2022年按照序时进度,建设生态河道58条、167km,覆盖率达到42%。在复绿补绿的基础上,大力整治乱搭乱建、乱排乱倒、乱垦乱种等陋习,并提供生态修复等措施,恢复河道的生态和自洁功能,上半年通过验收98km,全市第二。以农村生态河道提标扩面为契机,积极探索河岸管护与经济林带建设协同共治工作,认真承办了“关于研究探讨并示范推广河道(圩堤)种植经济林的建议”的重点建议,积极回应周海冰代表“以绿色生态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福祉”的科学倡导,努力突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管护的瓶颈障碍,努力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面覆盖、特色鲜明”的美好愿景。焦港河成功入选全国7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组织编制海安市焦港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方案,建立“领导亲自出征、专家深入指导、部门协同发力、区镇鼎力支持”的推进机制,统筹推进焦港幸福河建设,该项目于10月下旬有序推进。

(六)水行政执法更加规范有力。完成水行政执法专项巡察,整改7个问题,推进水政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促进执法队伍专职化,执法机制常态化,执法办案规范化,执法装备系列化,廉政建设长效化。坚持执法与普法并重,组织开展执法专题培训,加强执法装备补充和执法能力建设,日常巡查与专项执法行动相结合,重点开展通榆河专项整治,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混凝土行业联合执法检查、洗车行业违法取水专项整治、违建清查整治、污染防治专项整治、长江禁捕联合检查等专项执法,调查各类水事案件45起,处理3起内河取土案,已立案查处1起。

(七)市属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向现代化和精细化迈进。2022年省、市两级财政共计投入维修养护资金518万元,通过实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不断提升市属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性能。北凌新闸、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分别接受了水利部、省水利厅现场督查,督查反馈17条问题已全面整改销号。组织开展市属四家水利工程设备等级评定,6月27日-28日,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接受了省水利厅监督处的现场抽查,通过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单位延期。11月1日,贲家集水闸通过省精细化二级工程验收,泵站通过省精细化一级工程初验。协助沿海生态景观带堤顶路建设,4.95km堤顶路实现全线贯通。

(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完成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组织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强化质量和安全生产检查,累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604个,督促完成贲家集提水站重大隐患的挂牌督办整治工作。新开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全年未发生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根据《海安市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履约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从严有效监督海安市水利建设工程各施工、监理单位规范、有序、高效履行施工和监理职责。要严格平时检查考核与集中监督考核、综合评分与信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监理单位履行监督考核,切实保障各工程建设质量合格、安全文明施工、有效投资控制和按期建设完工。

(九)涉河建设项目监管工作进入新常态。开展了全市涉河项目全面回头看,共梳理了涉河项目541件。对照省水利厅《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通知要求,进一步细化制定了《海安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督查、检查双轨机制,按照机关科室和区镇水利站不同职责权限,对全市在建和已建涉河建设项目采取随机抽取和现场督查的方法,实现在建项目必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3年实现涉河项目全覆盖监督检查,从制度层面规范涉河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工作。

(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实现常态化。全面完成部、省下达的4批115个疑似违法违规认定及查处工作,现已经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40个,累计监督检查企业25家。

(十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制定了《海安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整改方案》(海水〔2022〕46号),强化对区镇整改工作指导督查,考核评估,继续巩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完善计量设施配备、加强用水计划管理、持续强化工程管护、深入开展改革宣传,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信访突出问题的稳控和预防成效显著。全年办理阳光信访交办件10件、12345市民热线175件,接待三峡移民12次,稳妥处理移民保险问题、子女上学、技能补助、疫情经济影响、特殊情况诉求等多方面问题。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局党组坚持“严”的主基调,在强化政治引领、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正风肃纪、净化政治生态、严肃执纪问责等方面持续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讲政治践忠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局党组自觉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水利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常态开展警示教育,科学用好“四种形态”,围绕关键领域开展靶向纠治,在压实主体责任、践行政治担当、推进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坚决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水利系统落地生根,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抓好统筹谋划,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部署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各环节全覆盖。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局党组会、局办公会等15次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差异化制定局党组、基层党支部两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主持召开22次局党组会、11次局长办公会、带头深入基层调研12余次。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明察暗访20余次,覆盖所有基层单位和重点水利工作一线,及时通报提醒共性问题立整立改,确保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在日常,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水利事业发展。

三是全面深化问题整改,强化作风建设。按照“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水利局围绕作风问题和民生问题“两个清单”,细化梳理作风建设问题22项、民生实事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7项,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所有问题均已整改销号。今年共完成30座拆坝建(涵)桥工程、20条农村河道整治疏浚民生实事工程,完成进度100%。其中部分河道违规占用问题,如雅周镇曹某擅自在曲雅河东岸进行打桩建房,于今年5月水政大队联合雅周镇政府组织强制拆除;大公镇朱某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违规占用河道打桩建房并经营饭馆,由大公镇政府牵头,已对该场停封;原海安县器材服务部受当时改制条件所限,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南通瑞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租金拖欠问题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于7月份由法院强制执行;王二砂石场场地占用问题,通过走访做工作腾空退还,已由国有资本运营集团于8月下旬对该资产进行公开拍租,并顺利移交;10月27日,政府办牵头组织水利、检察院、公安、国有资本运营集团等9个部门召开综合整治拆除协商会,11月1日拆除相关危房,并成功移交国有资本运营集团。

四是强化风险意识研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宣传工作条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强化意识形态风险梳理排查,及时对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坚持集中学习制度,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采取领导授课、个人自学、集中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省、市关于意识形态和网信工作的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和网信工作的能力。引导系统全体人员加大正面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媒体持续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抢占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宣传高地,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妥善应对舆情,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多的实际,自觉站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的舆情,加强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分析研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五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堤坝。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来抓,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充分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核心作用,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党内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上级通报违纪违法案例等列入党员统一活动日必学内容,全局各级党组织书记共讲党课12次,学习强国在册人员100%全覆盖。落实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以4个青年学习小组为载体,成立“善水青春”理论学习班,组织参观海安市委党校“四史”纪念馆、海安市检察院政治建设教育馆、魏建功纪念馆,组织了“防汛演练”“寻访焦港”“节水护水”“工程安全检查”等主题活动,开展了“廉洁青春 奋力风采”主题演讲、“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史知识竞答、“献礼二十大 机关怎么办”大讨论、“青年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开展读书班8次,自学3次,交流研讨8次,专题讲座4次,撰写个人工作日记62篇,时评22篇,心得体会56篇,共计13万余字。

三、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谋划2023年水利重点工作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全市水利工作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决贯彻“四化(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治水新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有担当地融入重大战略,更高水平地推进水网治理,更有保障地筑牢安全底线,更深层次地强化改革创新,着力构建高质量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体系,争当先行示范,为全市打造“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

当前面临着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要求,面临着周边县市你追我赶、典型创新不断涌现的严峻局面,对于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迅速制定方案和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一)要以强烈的发展意识、争先精神、使命担当推动水利现代化走在南通市最前列

全系统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目的,优化提升水利改革发展思路,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在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

一要在构筑区域现代水网格局上走在最前列。助力国家水网建设,统筹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弘扬,加快建设美丽海安蓝色水网。一体推进区域治水,现代水网建到哪里,镇区集中纳管截污、村庄连片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就同步跟进到哪里,做到“治一片成一片、成一片美一片”,构筑区域一体、畅引畅排、集约高效、调度精准的现代区域水网格局。以“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为引领,重点推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骨干河道整治项目。持续实施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丁堡河、江海河接通工程、通扬运河整治工程等,筑牢水生态、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要在巩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成果上走在最前列。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与调度。围绕落实国家、省、市节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降损,加大节水型载体创建力度,创新行业节水标准、水权交易等节水政策、制度、技术和机制,不断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确保基础扎实、监管有力、治理有效。

三要在智慧水利数字水利建设上走在最前列。实施“海安市智慧水网工程”,进一步完善智慧水网系统,在完成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二期工程建设,以公共基础地理服务和水利核心业务数据为基础,建设海安水利“一张图”,推进防汛防台、河长制、水资源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执法监管等涉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深度应用水平,为业务管理、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提供支撑保障。

四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发展上走在最前列。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理念,不断健全完善涉水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涉水事项网上审批、“不见面”审批机制,协调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打造最优水利营商环境。

(二)要以更实的举措、更高的质量、更优的作风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生命至上,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近年来,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确定性更为突出,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极度干旱等极端事件明显增多。全系统要牢记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决不能因为这几年没有出现大问题就盲目乐观,要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树牢防灾减灾底线思维和风险防范意识,严防水旱灾害防御事件中的“黑天鹅”“灰犀牛”的出现。加强汛前检查,加快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在建项目计划在主汛前完工的要确保在主汛前完成。组织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纳入河长制目标任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侵占河道等行为,违法违规建筑物、阻水障碍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要在汛前全面完成,确保河道行洪畅通。要加强监测预警平台及设施的日常维养,修订完善方案预案,落实各类水利工程防御责任,强化物资储备和队伍培训演练。要抓好工程调度,重点调度好北凌新闸、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通扬河沿线高低水系控制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大公镇东部洼地除涝工程等,各单位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监测预警,抓好预排预降和抢排,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二是加快补齐短板,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县乡河道疏浚、区域治水畅流活水工程、临海引江供水近期工程(丁堡河、江海河接通工程)、通扬运河(栟茶运河-如皋界段、如海河-东姜黄河段)综合整治工程等,继续完成382平方km的畅流活水整治区域、实施通扬运河综合整治,河道疏浚16.19km,新建护岸39.27km,接长涵洞35座、新建涵洞1座、改造涵闸闸首19座等;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2条4.7km、生态河道建设160km,疏浚丁堡河海安境内13km,新建护岸23.8km,拆建挡墙0.59km。新建老坝港闸、移址重建丁堡河闸等。在建项目要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按期完工、早日发挥工程效益。新开工项目要加快前期、加强协调,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确保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三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水生态管治体系。围绕“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目标,进一步压实河长工作责任,进一步健全问题交办处置工作机制,巩固跨界河道协同共治机制成果,持续在推进河长制有名有实有能上下功夫。按照《南通市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抓紧编制2023年幸福河道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集中连片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升整体覆盖率,加大现有生态河道的提档升级。持续巩固河道“两违”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坚决清存量、遏增量。高站位抓好上级交办问题的整改,确保按时销号。持续推进“清四乱”常态化,将“清四乱”作为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标志性工作,建立责任清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持续自查自纠,确保实现河道“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根据《中共南通市纪委 南通市监委关于印发〈南通市集中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十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河道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围绕2023年10月底前动态清零目标,继续开展20条重要河道及全部支流污染点源再摸排再整治行动,全面深入打好全市农村黑臭治理攻坚战、歼灭战,着力提升全市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以治理的成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是立足红线管理,着力提升水资源节约利用体系。制定下发2023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区镇,明确责任单位及时间节点,年中加强督促检查,年底抓好评估考核。实施新通扬运河应急备用水源地长效管护贯标行动,进一步提升水量水质、监测监控、运行管理、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要求,加快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提档升级。建立取水审批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采用“四不两直”检查方式,建立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地下水封井压采,加大名录外深井封填力度,抓好取水单位日常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废弃深井,能封填的坚决封填。贯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开展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积极创建节水示范载体,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五是积聚创新动能,着力提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水利工程管理,规范组织实施维修养护项目,积极开展水利风景区创建,协同相关单位完成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海堤管理新模式,力争打造南通市海堤管理示范引领点。强化“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机的集中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为依法治水、管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实施水行政执法效能提升行动,不断丰富执法巡查和调查取证手段,运用遥感、视频、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水域和敏感河段实施动态监控,对水事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认真落实执法巡查监管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水工程保护等巡查,通过事前监管,减少执法成本。加强违法案件查处,完善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行政执法工作在全市依法行政考核工作中保持第一方阵。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继续健全水土保持监管体系,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开展规定范围内生产建设项目开工前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审批、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监管。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深化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深入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监管模式,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并排名通报,建立健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认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三)要以“青年强、则国强”为推动,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干部队伍

一要持续巩固、深化水利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抓住政治建设根本,突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落实制度建设保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充分发挥责任书、承诺书的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班子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逐级报告、定期约谈、问责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把主体责任细化实化具体化。要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惩防并举,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配合,筑牢思想防线。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安排、审批执法等风险管控,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人事,严防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利益输送、严防河湖治理保护监管徇私枉法、严防水利安全生产懒政失守,巩固“不敢”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和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廉洁、高效运行。

二要发挥党建带动作用。建强堡垒积极作为,抓牢支部建设,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以“书记项目”为契机打造水利党建品牌,深入探索“善水青春”青年干部学习工程新篇章,以学为先,持续铸魂补钙。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武装,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辅导+研讨”的方式,举办“青思、青学、青讲”系列主题活动,确保精神之“钙”时时补、刻刻补、天天补,提升工作技能,拓展工作视野。以干为要,增强干事之能。坚持宽严相济的用人原则,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锻炼干部,让青年干部脚下沾满泥土,手上结满老茧,利用好考评这根“指挥棒”,建立健全干部个人积分制,将干部个人积分作为月度量化考评和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实现了干部互评、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相结合,确保干部考评更科学、更合理。以思为本,激发创新之风。推深做实“以创新思路的发展理念”专题学习教育,将创新开拓作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变问题被动“找上门”,到主动“送上门”,通过青年干部自己看、自己学、自己悟、自己干的方式,提出“金点子”解决好问题;构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行动机制,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水安全水环境等民生实际问题。

三要强化队伍效能建设。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围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打造“强定力、敢担当、快落实、勤为民、严守纪”的作风效能名片,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要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优化健全内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标绩效考评体系,推进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扎实推进效能革命,倡导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褒奖的良好风气,营造你追我赶、你有我优的争先创优氛围。要推动在思想解放上勇于革命,在作风转变上勇于亮剑,在改革突破上勇于创新,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水利队伍。各级干部要主动认领最难的事项、挂钩最重的任务,不当“太平官”、不囿“舒适圈”,领着干、创新做、跑着拼,解难事、办实事,带动形成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埋头苦干的优良氛围,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水利系统快执行、快落地、快见效。

四要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要树立“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创先争优意识,争第一,创唯一,强化“干不出成绩就是失职、争不到先进就是落后”的观念,勇于抬高标杆、自我加压,不甘落后、奋力拼搏,各项工作都要向高标准看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南通“四化”治水新理念。要对标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积极主动争项目、争政策、争试点、争资金、争牌子,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增强亮点创新意识,将“单项工作争第一、各项工作上水平、整体工作创一流”体现在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决改变干事标准低、推进步子慢、满足于一般化、亮点不多的工作状态,提高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本领。全体同志对全局和重点工作,要心中有数、脑子清楚,坚决克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保守心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力争每个科室、每个站所都能抓出一、两件有影响的亮点工作。

“十四五”起步期是水利发展的关键期,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系统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铆足干劲 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奋勇争先,推动水利现代化事业继续乘风破浪、阔步前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上海卫星城作出水利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