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海安就业“稳稳的”
来源: 海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3-01-19 16:05 累计次数: 字体:[ ]

笃行不怠,踔厉奋发!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这一年,我们既面临着新任务和新形势,也面临着新政策和新挑战,在局党组的正确带领下,海安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将“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这一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实践实干实绩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这一“稳稳的”幸福,在一个个看似枯燥实则饱含民生温度的数据里呈现;

这一“稳稳的”幸福,在“暖心就业360”品牌党建活动中诉说;

这一“稳稳的”幸福,在“融合式”企业服务中彰显;

这一“稳稳的”幸福,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中流淌……

 

一年来,我们强化担当,全力以赴抓好就业工作落实

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通过加大财政就业资金投入,开展政策解读、专题培训、基层宣讲等活动,助力稳就业政策法规落地生效,今年以来,落实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39亿元。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强化就业工作调度和应急处置,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集中抽调骨干力量,由局领导带队分成5个工作小组下沉区镇、街道(办事处),以有力措施、有效对策强稳岗、扩就业,合力推动稳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产业链龙头企业人社高质量服务工作领导组,开展组织座谈、政策宣讲、云端送岗等系列活动,为我市18条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释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稳定性就业岗位吸纳功能。

一年来,我们稳定主体,全力以赴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企业稳则就业稳,稳就业的重要支撑在于稳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出台《海安市积极应对疫情深化落实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十二条举措》(海人社〔2022〕60号),《关于海安市贯彻落实失业保险稳岗扩围政策的实施意见》(海人社〔2022〕91号),推动省市各项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在海安落地。政策制定以来,实施国家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征失业保险费4156万元;采取“免申即享”模式,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资金4246.31万元,惠及6425家企业,10.93万名职工;积极落实“苏岗贷”,对接有资金需求企业,通过精准宣传,为52家企业发放贷款1.88亿元,我市经验做法被其他兄弟单位借鉴学习,并被人民网作为典型报导;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106.95万元,惠及402家次企业,713人;落实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261.95万元,惠及582家企业,5239人;审核发放73家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社保补贴15.67万元;累计建立就业见习(实习)基地109家,其中省级就业见习基地2家,今年以来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31.98万元;审核发放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助390家,199.57万元;发放吸引市外人才补贴等各项“海陵英才”政策合计1455.63万元。

一年来,我们突出重点,全力以赴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坚持保重点与兜底线并举,健全落实就业帮扶机制,突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着力推进“131”(即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推荐岗位和一次推荐培训)就业服务,通过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稳定就业基盘。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见习岗位,鼓励小微企业吸纳162名高校毕业生,落实补贴84.54万元。积极落实求职创业补贴,为194名城乡低保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9.1万元。针对返乡农民工,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落实就业援助动态管理机制,新增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363名,累计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603人,3003.06万元。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为失业职工发放各项失业保险待遇11373人次,2676.62万元。精准实施就业帮扶,根据需求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帮助困难人员特别是残疾人、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成员托底就业,目前累计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260个(其中临时性公益性岗位94个),核发公益性岗位补贴367.77万元,社会保险补贴272.78万元。

一年来,我们激发活力,全力以赴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挖掘创业项目,积极开展初始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吸纳就业奖励、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奖补政策宣传,开展“创业服务基层行”活动,落实创业服务“进镇街、进基地、进高校”,走访服务创业主体2360家,发放创业奖补资金155.47万元。大力推进创业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56场,参培学员2093人。加大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推进力度,出台《关于印发海安市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海人社〔2022〕112号),为110名创业者提供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665 万元,贷款贴息81人,贴息金额 42.39万元。认真做好创业项目征集工作,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活动,6个项目获评南通市大学生优秀项目,1个项目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充分发挥创业载体作用,强化创业孵化基地指导与督查,目前,我市共有创业孵化基地18家,其中省、市级3家。

一年来,我们提升质量,全力以赴促进培训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统筹培训工作,提升培训质效,成立以局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专班。召开2022年度全市培训工作会议、职业能力建设暨职业技能提升工作推进会,全面解读当前培训政策,就培训类型、培训方式、培训监管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鼓励和引导企业、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推进培训监管“云眸工程”,以加强就业培训全过程监管为突破口,精准发力、标本兼治,让就业培训业务监管从“便我”转向“便民”,全面构建“政策制定、经办服务、管理监督、技术支撑”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推动就业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线下培训暂停期间,鼓励培训机构运用线上培训平台,为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开展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4955名城乡失业人员、2728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发放培训补贴资金807.45万元。

一年来,我们扩大渠道,全力以赴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持续开展“点对点、一对一”专项服务,通过短信、邮寄、走访、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我市企业就业政策落实情况。收集整理人社惠企政策,汇编“海安市用工保障服务手册”,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载体作用,举办“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招本土  引周边”、“海纳英才 安居乐业”云智聘线上直播等各类招聘活动109场(其中线上招聘活动50场),提供招聘岗位25944个,企业用工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健全人社部门、镇街、社村三级用工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动态调整服务企业范围,细化服务举措,有效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提高用工保障服务的针对性。持续开展劳务合作,先后组织企业赴陕西略阳县、广西东兰县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招引269人来海就业。认真筹划零工市场建设,按照“江苏省规范化零工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标准”和“1+N”零工市场模式对海安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拓展零工服务专区,同步在“海安用工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增加“零工专区”模块,方便灵活就业人员查看“零工职位”。同时指导区镇建设零工市场服务点,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一年来,我们打造品牌,全力以赴助力产业带动就业

着力打造“海安茧丝绸巧工匠”劳务品牌,促进茧丝绸产业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多年来,鑫缘集团深耕于“中国茧丝绸之乡”海安,辐射全国,推广复制建立起“公司+高校院所+品牌+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带动蚕农增收脱贫。目前在全国建有桑园蚕业基地32.7万亩,累计带动广西环江、安徽潜山等地21.3万名农民栽桑养蚕,其中脱贫人口约2.8万人,从业人员年劳务总收入37.3亿元。“茧丝绸生物科技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暨“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劳务品牌专项赛提名奖,“海安茧丝绸巧工匠”获评省市级劳务品牌。鑫缘集团董事长储呈平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一年来,我们强化管理,全力以赴推进公共就业服务

以“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开展党建引领“暖心就业360”品牌党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高质量就业”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对各科室经办业务进行内审稽核,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为最大限度发挥基层人社平台服务效能,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召开基层平台就业创业网办业务推进会、基层人社服务机构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三级服务用工专题培训会,举办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技能提升轮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现场参观、专家授课等形式,促进基层劳动保障队伍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的提升。

创新宣传模式,全力以赴助力政策红利释放

充分发挥各类线上线下载体作用,在“海安用工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基础上,开拓“海安人社”、“海安用工直通车”视频号、“海安就业”抖音号等平台,及时推送我市就业创业系列政策指南,明确享受对象、补贴标准、申报流程和资料要求等,广视角全方位宣传稳就业政策。制作政策一览表、告知单,开展政策宣传“进企业”“到区镇”“入村社”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等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以“创客驿站”为载体开展创业系列活动,通过政策宣讲、经验分享,成果展示,进一步营造良好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