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期 总第141期
海安市12333咨询服务中心 2021年2月24日
一、业务情况统计
2022年2月,海安市12333咨询服务中心电话咨询总量为4891个,其中人工服务接听咨询2374个,占48.5%;自动语音服务2517个,占51.5%。
2022年2月,来电业务量前五位的是:1.社会保险缴费;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查询;3.江苏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业务;4.工伤待遇;5.社保补贴。
二、咨询热点答疑
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权益如何查询?
答:(一)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区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窗口进行查询;
(二)登录“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查询;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查询 (jshrss.gov.cn)
(http://www.jshrss.gov.cn/UnifiedPublicServicePlatform/business/cxjb/toSearchAccountDetail.action)
(三)手机下载“江苏智慧人社”APP,注册后进行查询;
(四)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查询。(http://si.12333.gov.cn/index.jhtml?ua=pc)
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待遇领取的条件有哪些?
答: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对不足15年的年限,允许补缴,但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已可以延长缴费至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按月发放,支付终身。
我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2009年12月31日)已年满60周岁,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居民,不用缴费,从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不予补发养老待遇。
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后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一次性补缴保险后获得领取资格,缴费到账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待遇不追发补发。
问:员工自愿放弃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有风险吗?
答: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参加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参保是用人单位应享有的权利,写自愿放弃社保的保证书是无效的。发生事故,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企业而言,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存在风险和隐患。企业职工如果在就职期限内发生事故或与企业发生纠纷,以企业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称其当初的保证书是逼迫携带,加上保证书本就无效,最后用人单位不得不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人社案例精选
问:你好,我单位录用了一名退休人员,今年已经62岁了,听说有个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助,请问具体的政策是怎样的呢?
答: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的补助对象:我市吸纳年龄不超过65周岁,已办理退休手续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的超龄人员就业,签订劳务合同,并按规定在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太平洋财险办理从业伤害保险,同时符合海政发〔2021〕52号文件规定中C类以上的工业企业。
(一)申报材料
1.海安市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助申报信用承诺书;
2.用人单位营业执照、银行基本账户资料复印件;
3.海安市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助申请表;
4.用人单位聘用超龄人员的身份证和职工退休养老保险证复印件;
5.用人单位缴纳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保单及明细、替换人员批单的复印件;
6.用人单位提供保单期限内支付超龄人员的工资流水账单复印件或原件(银行盖章)。
7.以上纸质申报资料均须加盖单位公章。
(二)标准和期限
1.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助标准为A、B类企业每人每年实缴保费的50%,C类企业每人每年实缴保费的40%。补助按照参保超龄人员实际在岗情况(以工资发放银行流水账单为依据),计算到月。
2.用人单位缴纳的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费须为当年度的,不得跨年度缴费。
(三)办理程序
1.申请:每年3月31日前,用人单位将上一年度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助申请资料报所在区镇、街道(办事处)人社工作主管部门初审。
2.核发:经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审核,市人社局审批后,将补助资金按程序拨付至用人单位基本账户。
若你还有其他不明事项,可拨打业务窗口联系方式:0513-88921555进行具体咨询。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会出现许多新决策、新规定、新要求,作为12333咨询员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的政策业务,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四、人社新闻微播
南通市人才中心赴海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2月14日,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纪芝、副主任施晓球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员赴海安调研。海安市人社局一级主任科员袁海秋、人才中心主任卢会伶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员参加了会议。双方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并对如何实施“人口集聚工程”,打造“令人向往的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就业城市”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海安人社局:连续五年“点对点” 海略协作促复工
2月16日,2022年首批92名陕西略阳籍新老员工在海安略阳两地人社部门的统一组织下乘坐高铁专列来到海安,市人社局为略阳员工精心准备了包含口罩、面包、香蕉、火腿肠等的红色礼包,并发放“略阳来海务工人员服务联系卡”。 五年来,海安略阳在苏陕协作的框架下紧密合作,先后有1100多名略阳员工在两地人社部门的组织下“点对点”来海就业,叫响了“外出务工,首选海安”的劳务协作品牌,推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两地的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做出独特贡献。
本期发:南通劳动保障12333咨询服务中心;市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
本局领导、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各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所)
共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