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期 总第160期
海安市12333咨询服务中心 2023年9月25日
一、业务情况统计
2023年9月,海安市12333咨询服务中心电话咨询总量为5438个,其中人工服务接听咨询2720个,占50%;自动语音服务2640个,占48.5%。
2023年9月,来电业务量前五位的是:1.劳动关系;2.社会保障卡换卡;3.江苏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业务;4.社会保险;5.就业创业。
二、咨询热点答疑
问:退休人员(企业、机关)为什么要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不进行认证会有什么影响?认证的方式有哪些?
答: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可以有效防范欺诈、冒领社保待遇行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省人社一体化平台上线后,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建立认证周期递延机制,每12个月为一个认证周期,滚动计算认证有效期。
若退休人员不进行认证,根据《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苏人社规〔2022〕1号)文件第二十九条规定:“退休(退职)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从次月暂停支付基本养老金(生活费)。”同时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经办规程(暂行)>的通知》(人社厅﹝2018﹞107号)规定:“对于确认丧失领取待遇资格的人员要进行待遇停发;对经多种信息核实手段无法联系到本人的,社保经办机构将进行待遇暂停,三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的,待遇停发。”
目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认证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线上认证。企业退休人员下载“江苏智慧人社”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搜索小程序“江苏智慧人社”,无需注册,打开首页直接点击“待遇资格认证”即可进行自助认证。
方法二:线下认证。企业退休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就近到区镇(街道)、社区(村)进行认证。因行动不便、重病卧床等特殊情况的企业退休人员可联系区镇(街道)、社区(村),进行预约上门认证。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退休人员的认证由组织部、编办、人社局、财政局统一部署,每年进行一次。原退休单位办理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后,将认证结果报待遇发放部门。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非编退休人员的认证每年一次,由本人持退休证到居住地所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进行认证,如有特殊情况,可与区镇(街道)、村(社区)联系。
问:哪些人可以申报评审职称?公务员可以评审职称吗?
答:根据今年省人社厅、省职称办发布的年度职称评审工作通知(苏职称办〔2022〕29号)文件精神,职称申报人员范围:1.在我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省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2.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
需要强调的是公务员(含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职称评审、初定或者考核认定。
问:青年人才见习(实习)补贴政策是怎么样的?
答:对符合我市就业见习(实习)政策的高校毕业生,鼓励参加就业见习(实习)活动,由用人单位给予见习或实习学生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市财政按当年海安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75%对用人单位给予补助。
问:对于劳动者提交的投诉、举报材料,劳动保障监察是否直接受理立案?
答:劳动者通过线下渠道提交的投诉、举报材料以及通过线上各渠道反映的案件流转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后处于预受理状态,需要经过调查了解决定是否立案。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八条,立案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一)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二)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三)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问: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程建设领域的四项制度分别是什么?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四项制度:实名制管理制度、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以及农民工工资总包代发制度。即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建设单位每月按时足额支付人工费,总包单位根据分包单位提供的经过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的工资表通过工资专户代发工资。如果发生突发性群体性欠薪事件,经过相关程序后,可由设区人社部门向工资保证金经办银行出具《支付通知》,经办银行从工资保证金账户中以转账方式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给农民工本人。
三、人社新闻微播
新华日报 | 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促进多渠道就业增收
海安市按照“1+2+N”模式推进零工市场建设,通过设立零工招聘专区和信息发布区,将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打造成零工经营主体,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和“海安就业直通车”微信公众号零工专区提供线上服务。通过零工驿站建设,打造多个服务终端,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在服务方式上线上线下齐发力,在服务地点上向人员和企业集中区靠近,在服务队伍上吸收公益性岗位、志愿者等群体,在服务时间上向“八小时外”拓展。
江苏唯一“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花落海安
日前,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 由鑫缘集团建设,海安市人社局培育并全程指导申报的 “海安茧丝绸巧工匠” 劳务品牌在2022年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的基础上,鑫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储呈平代言的江苏省“南通海安茧丝绸巧工匠”成功入选“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江苏唯一。
海安市(上海)离岸引才工作站成立了!
9月19日下午,海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世华,共青团海安市委副书记阙晓燕,海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唐伶俐,海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陆华一行共同赴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开展校政对接活动。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顾维国,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道蓉,学院专职组织员马莉艳,学院团委书记马卉,学院办公室主任顾磊参加活动。海安市人社局与上海海事大学经管学院共同建立海安市(上海)离岸引才工作站,加快上海市各高校优势资源向海安集聚,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16201
本期发: 南通劳动保障12333咨询服务中心;市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本局领导、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各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所)
共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