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他眼看海安

新华日报:海安:项目建设“二期现象”成风景

来源: 海安市政府 发布时间:2020-11-02 字体:[ ]

“投资海安就是机遇,我们企业落户海安8年,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和生产要素保障全部不折不扣到位,企业营业收入连年翻番,利润跳跃式增长,未来3年,将在海安增加投资不低于10亿元。”10月30日举行的2020海安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开幕式上,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的一番话引发在场企业家共鸣。

9月,江苏齐克庞德电子二期项目全面投产;10月,江苏海美新材料二期装饰膜项目施工单位进场,海安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新上的高端电传动减速器项目开始搭建临时设施……在海安采访,记者发现,众多在建项目中,不少是企业追加投资建设的二期、三期乃至四期工程。

“项目建设‘二期现象’,已成为海安亮丽的风景线。”海安市市长于立忠说,海安把优质服务作为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打造了“项目建设四方联动”“领导服务企业现场办公行”等多个品牌,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自2018年以来,该市共新建各类“二期项目”53个,总投资达233.3亿元,其中市外投资项目24个、本地企业扩产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13个。

挖掘机阵阵轰鸣,300多名工人在各自岗位紧张忙碌,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26.3万平方米厂房已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尽管受疫情冲击,我们一期、二期项目依然满负荷运行。瞄准经济复苏关键时期,我们投入18亿元上马三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30万吨锦纶切片、20万吨工程塑料粒子、10万吨差别化纤维的生产能力,企业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江苏弘盛新材料总裁倪利锋信心满满。

好项目到哪都是“香饽饽”,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钉”在海安?“海安的政府服务、办事效率比想象的还要好,我们来了就不想走了。”倪利锋说,弘盛新材料项目产业定位高、用地面积大、建设要求高,海安高新区成立专门班子,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一期、二期到三期都有专人跟踪服务,遇到问题很快可以解决。

“圈粉”企业的,还有浓厚的创新氛围。位于李堡镇的南通明诺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期项目正进行钢结构安装,预计年内竣工。“海安每年都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等活动,领着企业搞创新,我们不出海安就能跟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门大户’结亲。”企业党支部书记邵建根介绍,明诺电动科技先后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等建立战略合作,获得8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疫情期间销售不降反增,三期项目投产后年销售规模有望突破10亿元。

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又为该市引来了更多项目。2020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上, 54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内资项目36个,拟投资671亿元,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外资项目18个,拟投资16.5亿美元。广东华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海安签署产业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在顺德的一家工厂仅4500平方米,就做到了11亿元年产值,计划在年内搬两家公司到海安,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开工投产。”华文产业集团董事局创始主席史泽华说,“海安将成为集团在长三角布局的重点,明年我们计划以区域总部的形式,推动金融和民生领域5家上市公司落户海安。”

练好“内功”,海安在南通市项目建设综合考评中,17个季度有16个季度夺得“流动红旗”,其中12个季度获得第一。“资源总是向服务最优、环境最好、效率最高的地方集聚,优质高效的服务已成为我们集聚发展资源的根本途径。”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说,一批优质项目为海安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提供了关键性支撑,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5.1%,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应税销售、服务业应税销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幅均居南通前列,在紧环境下率先摆脱不利局面,实现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