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来源: 海安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9-02-2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8年海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现向社会公布海安市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一、概述

2018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国家、省、南通市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持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政务运行环境更加透明,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一)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1.完善组织领导。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并直接分管政务公开工作;各区镇、各部门明确分管负责人牵头工作,为工作有力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研究部署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增设政务公开科,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全面组织做好各个层面的政务公开工作,并认真抓好督查推进。

2.加强制度建设。2018年,我市相继出台了《在放管服改革中推行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意见》(海政发〔2018〕25号)、《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海政办发〔2018〕93号)、《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的要点》(海政办发〔2018〕156号)等一系列文件,同时出台配套考核措施,分别从办文办会、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重点领域公开等多个方面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

文件.png

3.强化平台支撑。我市按照“互联网+”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要求,深化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10月份完成网站迁移建设工作,规定栏目移至南通市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依申请公开的统一在线受理、分办、答复。编制集约化网站群标准化资源目录,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管理,提高信息检索便捷度。推进政务公开融媒体平台建设,“海安发布”的政务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实现政府信息被动查阅向主动推送转变,共25次跻身全省影响力排行榜前20名。

4.注重培训提升。为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以业务培训为抓手,采取统一集体培训与单位自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2018年集中培训2期,各行政单位自行培训45期,共培训人员达765人次。根据南通市统一安排,前往南京参加政务公开专项培训一周,学习中央和省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最新要求。

培训.png

(二)不断推进公开重点

1.推行“五公开”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的公开,将“五公开”工作机制落实到建设阳光型法治型政府工作中。注重对重要政策措施、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建议提案办理结果、执法监管等信息的公开。充分利用海安政府网、海安发布、海安日报等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公开,方便群众查询与了解。围绕政府重点工作,细化分解重点工作271项,开展一季度一督查并对落实情况同步公开,有力推动重点工作及时完成。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收到建议、提案645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答复,满意率97.06%。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6880个行政权力、734项职责中需要调整的调整到位,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2.提升政策解读质量。根据省、南通市部署,从三个方面把好政策解读质量关。一是明确解读范围,主要对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政策法规加强政策解读。二是明确解读责任,细化落实各单位解读责任,解读的主要内容包括文件重点内容、措施落实、办事指引等。2018年主要对劳动就业及优惠、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医保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一批重要政策性文件进行了解读。三是丰富解读形式,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创新解读形式,统筹运用领导撰稿解读、政策简明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新闻发布等方式,将群众关注的重点解读出来,提升政策解读的传播性和实用性。2018年全市发布政策解读稿件174件,其中市本级发布政策解读稿件48件,作为政策解读的第一平台政府网站,发布政策解读22期,简明问答10期。开展“公开照亮生活—《美好“政”发生》政策读本进万家”活动,政府办、行政审批局、民政局、公安局等部门参加活动,现场赠阅《美好“政发生》政策读本,向群众宣讲解读民生政策。

政发生.png

3.注重回应群众关切。建立健全共治架构机制,各单位间及时互通政务舆情,有效打破信息壁垒,确保政务舆情工作有效监控、科学研判、快速反应协调,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回应好群众关切。完善舆情主动收集与引导化解机制,注重对民生热点、舆情与重大政府行为的收集,开展专题信息宣传,及时发出政府权威声音,主动化解矛盾,有效规避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全年共收集民生诉求1160条,接收上级工作指令264条,回应答复1102条,完成情况位居南通前列。

(三)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公开

1.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公开

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重点公开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住房保障等各类信息。一是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采购项目、变更(澄清/补充)公告、中标(成交)公告、交易活动当事人违法违规处罚等信息,政府采购网站主动公开2400余条。二是公开建设工程信息,在建设栏目主动公开招标公告/资审公告、资格审查、中标结果公告、合同订立、中(终)止公告等内容3100余条。三是公开住房保障信息,主动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方案、年度建设计划信息、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信息和住房分配情况,住房保障栏目与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2.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重点公开了批准服务、批准结果、质量安全监督、行政处罚等各类信息。一是公开批准服务和结果信息,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有重要影响的政府投资项目,在审批监管平台公开了审批、核准、备案等项目信息,E路阳光监管平台公开项目审批信息300多条,做到了应公开尽公开。二是公开招标投标信息,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大厅电子显示屏、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开招标公告、资格预审、评标结果、中标结果等信息。三是公开征收土地信息,在政府网站设立土地征收栏目,及时公开征地告知书、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用地批复等信息。

3.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公开

坚持依法依规、突出重点、便民利民、问题导向“四原则”,维护好社会公益事业公信力,推动了社会公益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我市认真部署社会公益事业的信息公开,以脱贫攻坚、社会救助与福利、教育、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为公开重点。为确保群众对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信息看得到、看得懂,我市综合运用政府网站、“海安发布”、海安日报等政务新媒体、新闻媒体、公告栏做好定向发布、精准推送;同时强化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解读工作,及时向公众传递政策意图、具体措施、有关规定,通过政策解读发布、政策问答、在线互动等形式确保群众的知情权。

(四)不断提升公开质效

1.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规范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提升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扎实推进网上办事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了1229件“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网上办事服务事项,规范审批流程中的服务内容、办理条件、流程时限等各类事项。优化办事服务,及时清理办事指南,做到“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可以精简的一律精简”。取消设立分公司备案、营业执照作废声明、船舶进出渔港签证等7项行政许可事项。以“不见面审批(服务)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为工作目标,利用网络技术对各职能部门统一设置,充分授予工作人员相关权力,明确责任,实行政务服务网上平台与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服务信息同源管理,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准确一致,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市镇村全覆盖。

2.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设立24小时政务驿站,将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各类政务资源的互通共享。政务驿站为办事群众提供各类政务信息、办事指南、办理进度、自助办理、查阅获取等服务,方便群众查阅信息、办理业务,同时还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为办事者提供办理事项指导,最大程度方便群众的办理与查阅。为提高办事服务质量,不断压缩事项办理时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3350”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提出“3445”工作目标,即“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4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45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推行多条线并进、并联式审批,实行一表申请、统一受理、同台办理、合并审图、限期办结,审图时间压减60%以上;实行集中区域评估,成本压缩90%,时间压缩85%,全年政务服务中心办件7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9.9%。

3.深化网上办事服务“一号答”。充分利用“12345”平台,建立政务服务线上互动渠道,解答网上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和相关政策,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咨询和协同办理,统一接受企业群众投诉建议,完善受理、转办和反馈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答”,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群众咨询的内容,对于不属于办理范畴的,与群众解释说明并告知具体办理机关;对于属于办理范畴的进行办理,目前累计办件量46件,办结率100%。

(五)切实做好申请公开

我市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认真研究申请内容,审慎鉴别,区别处理。对收到的申请件进行登记编号,倒排答复时间期限,由市政府办分管主任根据申请内容提出拟办意见交相关部门办理,再由市政府办信息公开科初步形成答复意见,报经法制办对答复形式和内容进行法制审查把关后报请市政府领导签发,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2018年,我市对依申请公开实现统一在线受理,全市共办理依申请公开203件,均按规定依法予以答复或告知。其中市本级35件,同意公开答复或告知34件,申请信息内容不明确补正2件,撤销申请1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1件。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数量12件撤销12件;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4件,被南通市中院、省高院驳回3件,超期视为撤诉1件,无被纠错发生。

登记簿1.png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3447条。

(二)主动公开的途径

1.政府门户网站。通过“中国·海安”网站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6687条。

2.政务微博。通过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3270条。

3.政务微信。通过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2151条。

4.其他途径。通过报纸、电台、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公开政府信息数11339条。

饼状图.png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03件,均依法办理。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诉的情况等

全市共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案件12件、行政诉讼案件4件,均依法处理。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市提供政府信息复印、邮寄等服务,均未收费。

六、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8年,我市在政务公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南通市要求和社会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务公开的社会认知度还不够高,群众对政务公开的了解和认知还不够全面深入;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具体经办人员流动性较大;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够,不能独立提炼出好的工作方法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2019年,我市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着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

1.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在南通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五公开”工作机制,围绕我市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公开重点任务、社会公众关切,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明确公开职责,规范公开内容与标准,继续做好教育、医疗、环境、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的公开。市政府办公室将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

2.进一步完善培训学习机制。组织政务公开培训,围绕主动公开、回应解读、依申请公开、公开案例、格式文本等重点内容,邀请上级领导与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提升政务公开经办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组织好依申请公开协商会、工作交流会和研讨会,做好经验交流与总结,促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3.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强化政府网站第一平台作用,立足政府网站、“海安发布”政务微博微信、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平台,综合运用政策简明问答、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等形式,运用数字化、图标图解、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深度解读回应,精准传递各类政策意图。积极整合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定期开展网站考核测评,确保政务公开各平台的良性运转,努力提升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