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海安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 ||
|
||
|
||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紧扣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支撑,依法履行职责,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1835件,审执结18346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355件,同比上升5.4%。 一、强化政治引领,从严管党治院,坚守忠诚履职主阵地 旗帜鲜明讲政治。党建引领添动能。激浊扬清把方向。 二、聚焦中心大局,主动靠前作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培育法治营商环境。促进产业焕新升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三、立足主责主业,回应人民关切,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用心办好民生案件。切实破解执行难题。 四、延伸司法职能,突出联动共建,助推社会治理高效能 深化纠纷源头预防。聚力“融和法庭”增效。发挥裁判价值引领。 五、凝聚改革共识,持续开拓创新,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 审判质效全面提优。数字法院迭代升级。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六、落实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海安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司法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枢纽海安、科创新城”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一是始终做对党忠诚的践行者,以旗帜鲜明的本色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以学铸魂,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打造政治忠诚教育中心,持续彰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加大对优秀青年干警的吸收和培养力度,充分释放党建引领效能。紧密结合司法审判谋划推进党建工作,深化 “一庭一品”建设,进一步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二是始终做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以挺膺担当的姿态服务中心大局。打造“三三三”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体系,助力擦亮“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建立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府院联动机制,推动市场要素高效配置。探索“立转破”“诉转破”等破产工作机制,强化“多重整救治、少破产清算”的理念,妥善审理破产案件。更加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持续丰富“融和法庭”内涵,加强协同联动,推动涉企、物业等各类矛盾纠纷诉前、多元、实质化解。突出司法建议功能,强化跟踪问效,形成从个案办理到类案预防,进而达到社会面治理的叠加效果。 三是始终做民生权益的守护者,以“如我在诉”的意识涵养为民情怀。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持续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纠纷,把案结事了人和的成效做到最好。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让司法更有“温度”。加快兑现胜诉权益,深入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大力推进“终本清仓”,严厉打击拒执犯罪,让执行成果可见可得。积极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全面推进审判执行、司法政务数字化转型,为群众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司法服务。 四是始终做作风建设的先行者,以从严从实的标准锻造法院铁军。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突出实战实用导向,创新干警“集训”、导师“帮带”等做法,努力培育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持续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强化组织保障,把关心关爱干警落到实处,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实干警日常教育管理,深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坚决惩治违纪违法行为,推动法院廉洁文化进一步实起来、强起来。自觉接受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共同促进司法公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