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作出的“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9月,海安市集中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各区镇、村居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陈规陋习入手,积极实施移风易俗创新项目,持续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
一、钻石婚礼,引领婚恋婚庆新风尚。滨海新区顾陶村举行婚俗改革现场宣传会暨首届钻石婚礼庆典活动,活动以“婚事新办简办 真爱一生一世”为主题,为村里的四对“钻石婚”老人举办了婚礼庆典。庆典围绕三个“一”开展,分别是:拍一套纪念照,给“钻石婚”老人们拍摄婚纱照;种一棵爱情树,在村文化广场旁边的小园子,每对“钻石婚”老人各自共同种下一棵梧桐树,梧桐树也叫爱情树,象征着百年好合、夫妻恩爱、幸福美满;分享一段幸福话,邀请 “钻石婚”老人分享他们的幸福故事,号召年轻一代向“钻石婚”老人们学习简朴真诚的婚恋观,倡导婚事新办、文明婚嫁新风。
二、送戏上门,倡导孝老爱亲新方式。墩头镇千步村探索高龄老人庆生新方式。摸排辖区内80岁以上老人信息,在老人80岁以上整生日当天组织民间演出队“送戏上门”,免费送上“演出大餐”作为“贺礼”,尽管场面不大,但充满了温情。节目也大多与移风易俗相关,比如快板《四大嫂说彩礼》、小品《纸扎匠失业》、舞蹈《乡村新时代》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文明新风,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转变观念,自觉抵制攀比、反对铺张浪费,树文明新风。
三、道德积分,探索常态长效新路径。开发区立发桥村推出以“爱、诚、孝、善”为核心的村民道德积分细则,把移风易俗与“文明家庭”的评选相结合,将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细化为8个基本项和22个加减分项,对村民进行“道德监测”。村两委为每个家庭建立“道德积分”台账,逐一明确赋分标准,将抵制天价彩礼、低俗婚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行为作为积分标准,并将每季度的道德积分在村宣传栏进行公示,形成群众之间良性“比学敢超”氛围。道德积分制度的创建,有效提升了全村干群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推动移风易俗落到实处。
移风易俗破陋习,文明新风润民心。近年来,海安市以整治婚丧嫁娶陈规陋习为切入点,强化顶层设计,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细化红白事办事标准,压降“人情”负担,促成婚事新办近300例,人情支出同比下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