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丈夫蒋龙生现任市公安局一级警长,妻子陈静是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女儿蒋薇薇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即将完成博士学位攻读。
蒋龙生不富有,从嫁给蒋龙生的那天起,陈静便做好了省吃俭用的思想准备,可是让陈静没想到的是,做蒋龙生的妻子不仅要“省”还要“帮”。蒋龙生是个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人,见不得别人有难处。
孤儿王士兵是蒋龙生牵手帮扶的第一个孩子,陈静记忆犹新。“那天老蒋出差,打电话让我去看王士兵。之前也听他回家提过这孩子的经历,那天我带着薇薇给那孩子买了很多东西,可是直到我走,他也没跟我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让人心酸。回到家里,我同老蒋商议,将王士兵接到我们家里照料对孩子的成长更好。”的确,在陈静的悉心照料下,王士兵渐渐走出阴影,7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王士兵收到王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蒋龙生同陈静说:“明天你去舅舅家借点钱吧!士兵上学要交学费。”陈静二话没说,第二天便到舅舅家借了6000元钱交给蒋龙生。
在女儿蒋薇薇的眼里,蒋龙生可不是一个“好爸爸”。家里一旦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蒋龙生总叫女儿让给他带回家的孩子。“曾经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究竟是谁的好爸爸?”一次,他把一个服刑人员的孩子小王带回家,刚开始他和小王睡,后来担心自己打呼噜影响小王,干脆要女儿把小房间让给了他,这一让就是两年多。“现在我想明白了,是爸爸教会了我从小自立、自强、仁爱、友善,说到底他是一个称职的好爸爸。”女儿由衷地说。
在蒋龙生鼎力相助的孩子们心目中,蒋龙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蒋叔叔一直无私地关心、鼓励、帮助着我和家人,带我母亲去看病,过年帮忙置办年货……他的关注让我们这些在艰难中生存的孩子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多的是一份温暖、一种激励……”这是蒋龙生资助过的毕业于同济大学、现在上海工作的顾玉新发在网上的一封感谢信。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谈到家庭困难,坚强的陈静眼中还是泛出了泪水。“我们夫妻俩拿工资,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可经济上还是经常捉襟见肘。他要帮的人很多,我们几年都不添置一件新衣,同事也时常调侃。”对于这些,陈静都是一笑了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得那年,女儿要升初中,小王中考择校,两个孩子都要交学费,家里仅有的一万块钱却让蒋龙生拿去借给了一位涉邪人员。
陈静先问弟弟借了钱给小王交了学费,但是自己女儿的学费却一直凑不出来。女儿目睹着母亲的为难,流着泪要打电话给当时在兴化做教育转化工作的父亲,被陈静拦了下来。“爸爸有办法早就给我们钱了,我们不能让爸爸为难,妈妈一定会给你交上学费。”说来容易做来难。好在陈静夫妻向来与人为善,终于在下午报到前凑足了女儿的学费。
有爱就有方向,幸福没有偏方。作为一名警嫂,为了丈夫的理想和信念,以一份执着和爱心,坦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细心周到地关心丈夫,无怨无悔地承担全部的家庭重担,用默默的付出表达对丈夫的尊重和支持。
妻子的理解和家庭的包容,给了蒋龙生无尽的力量。这些年来,蒋龙生先后教育挽救512名涉邪人员,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解囊资助11名特困学生和孤儿,将4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帮扶18个困难家庭脱贫致富。他还创建了龙生工作室、龙生爱心基金,在工作中探索了“龙生工作法”等行之有效的反邪教经验做法,并在全省推广。蒋龙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全国反邪教先进工作者、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省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江苏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记功授奖。
蒋龙生的事迹被各大媒体相继报道,陈静不愿意在任何媒体上透露自己的姓名,她说:“支持老蒋做这些事,我从没想过要到处声张,凭的是良知,更没有想过要什么名利,就是心疼老蒋,舍不得他着急。没有拖他的后腿是我的骄傲。看着他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是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