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提交市人大报告 >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关于海安县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 海安县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1-07-31 字体:[ ]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建设新海安、迈向现代化”为统领,大力推进调结构、促转型、扩总量、增效益、惠民生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和我县发展转型期面临的挑战,呈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基本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面实现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年初确定的18项主要指标中,有14项指标达到序时进度或超过预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210.86亿元,完成计划的53.3%,增长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20元,完成计划的54%,增长15.2%。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完成计划的51.6%,增长41.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1.09%,略高于91%的计划目标。自营出口总额5.08亿美元,完成计划的53.4%,增长41.5%。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计划目标。城市化水平达49.2%,高于计划目标2.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1%左右,达到计划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6.8%,高于计划目标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8元,完成计划的53.4%,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5732元,完成计划的54.6%,增长12.9%。城镇登记失业率2.93%,低于计划目标0.27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高于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8分,超过87分的计划目标。有4项指标未达序时或低于预期。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8.77亿元,完成计划的39.59%,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亿元,完成计划的47.7%,增长16.9%。实际到账外资0.92亿美元,完成计划的30.7%,增长14.8%。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4.9%,低于计划目标0.3个百分点。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底提高1.89个百分点。一是集群培育力度加大。装备制造业实现开票销售115亿元,增长28%,占规模工业比重提升1.1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实现开票销售42.6亿元,增长60%左右,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15.4%。建筑业施工产值229.5亿元,增长24.1%,建筑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全部工业开票销售276.4亿元,增长35.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均列五县(市)第二位。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44家,同比增加13家。二是服务业快速提升。服务业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0.2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较上年底有所提高。服务业税收7.6亿元,增长37%,增速列五县(市)第二位。完成11家企业主辅分离,新办规模服务外包企业9家,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4500万元。旅游业有效拓展。接待境内外游客6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和24%。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1355”工程。围绕我县产业发展需求,与国内60多所高校开展了90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合作,达成230项最新技术成果的合作意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25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9个,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126件、1085件。制订完善鼓励政策,推进实施“525”人才工程。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5名、技能人才1471名。高新技术产业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6亿元,增长34%,高于规模工业14.5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36.8%。四是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办境外投资企业7家,总投资近500万美元。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7.6%和18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3.2%。传统出口市场增幅明显回升,对欧出口增幅超过90%。

2.项目建设形成有力支撑。一是项目规模、质态继续提升。完成工业投入89.6亿元,增长14.8%,增幅列五县(市)第二位;开票设备投入13.16亿元,增长129%,增幅居全市首位。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类项目占70%以上;1-10亿元项目30个,同比增加8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同比增加4个。总投资30亿元的浚丰太阳能电池、10.8亿元的铁锚轨道车天窗、10亿元的爱登堡电梯等一批较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二是要素保障进一步增强。全力保障资金供应。上半年,贷款担保额7.2亿元,增长48%;应急互助8.3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总量。各项贷款余额334.32亿元,比年初新增37.4亿元,同比多增5.58亿元。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盐海村镇银行、南京银行海安支行先后成立开业。第二家农贷公司--海安恒昌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首期注册到位。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完成招标。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成功设立。不断加大供地力度。今年以来,出让工业用地2130亩,报征土地2627亩,解决了中机浦发曲轴等45个重点项目的用地问题。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迁复垦项目119个,新增农用地1549亩,其中耕地1505亩。三是发展平台打造取得成效。大公建材机械、李堡锻压机械等特色产业园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杨浦(海安)工业园入驻项目达到30个,总投资近50亿元。总投资上百亿元的常安纺织科技园落户沿海前沿镇。老坝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施工阶段。

3.城乡统筹取得新进展。一是中等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城总体规划进入纲要编制阶段,各镇区规划修编有序开展。新华东路、广场南路等城市道路工程和老通扬河北岸东延等景观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治理工程启动实施。对外通道建设继续加强。连申线航道整治、通榆路改造工程以及328国道、221省道下穿铁路通道建设工程等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启动。221省道改建工程预计年底前竣工通车。二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73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69.3%。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面积分别新增2.62万亩和1.04万亩。春茧收购价创历史新高,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家畜养殖总量、规模养殖比重继续提升。村级集体收入增长16.4%,村级债务下降6%左右。植保、农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改善。完成河道疏浚191公里,200公里农村公路、117座危桥改造全面推开。启动实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四期工程,有效解决5.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一是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启动实施80项节能与循环经济重点项目,预计形成节能量超过3万吨标准煤。开展百家企业节能降耗专项行动,规模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上半年共拆除关闭砖瓦窑5座,关闭、搬迁化工企业8家。实施13项减排项目,预计形成主要污染物减排能力近600吨。推进低碳经济试点,县经济开发区等3家单位获批市低碳经济试点园区、试点企业。二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建成、在建的垃圾压缩式中转站17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健全。全面推进企业排污规范化整治,在建污水管网超过25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开展非规模化畜禽粪便集中连片整治,覆盖面积达到75.3万亩。成片造林1.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72%。

5.社会建设深入推进。一是积极扶持创业就业。建成规范创业孵化基地17个,新认定创业实习基地8家,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上半年,净增私营企业1432户,净增注册资本金66.9亿元。开展就业技能、技能提升培训近1.3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6035人。二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纳入各类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65.6万和92.1万。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8.9万、19.9万、10.8万、8.7万和8.7万。新型农保参保人数41.1万,覆盖率达到98.5%。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建成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500套,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农村低保、五保、城镇低保对象保障标准继续提高。三是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省定9大类22项重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完成率达到95%以上,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57.4%。104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省级规范建设考核。校安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左右,施工面积13.8万平方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教学楼等主体完工,体育中心前期工作基本到位。苍龙舞等4个项目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依然有利,长期向好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但是,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主要经济指标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增速有所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有所下降,规模工业增加值、开票销售增速逐月回落。资金、劳动力、电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逐步趋紧。一方面,这是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但另一方面,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运行下行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二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增长17.3%,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3.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电耗比去年同期上升3.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幅比去年同期降低2.5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今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年初15%的预期,通过做大经济总量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难度加大。

三是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减弱。从投资看,项目投入对拓展新增长点的带动力不如预期。新竣工工业项目设备投入占比不到20%,新增开票销售仅为预期的20%左右。新开工千万元服务业项目中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仅占16%。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速更低。从出口看,今年以来出口增速连续四个月下降,制约出口稳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四是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高位运行,物价指数短期内难以回落。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呈现出七升一降态势,尤其是食品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加之,目前财政刚性支出增长的压力加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强的支出需求,对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下半年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下半年,全县上下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一次会议精神,大力传承和发扬“七战七捷”精神,把中央和省、市“六个注重、八项工程、八个领先”要求与海安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促发展、保稳定,全力以赴抓落实、抓突破,着力以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开放开发为抓手破解发展难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一是优化发展平台。年内完成各大特色产业园控制性详规编制,重点打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力争特色产业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过20个。加快专业市场集聚区建设,继续放大奥华装饰城辐射效应,加快华中五金机电城、义乌商贸城专业市场建设。加快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全面启动综合配载中心等功能区建设。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片区、园区集中,全年力争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继续提高。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提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年内,新兴产业开票销售超过8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目标建成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内确保实现装备制造业开票销售20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重点推进实施22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培育形成应税销售超亿元服务业企业15家。加快提升旅游业。继续推进水韵里下河旅游目的地、盛和会都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年内旅游业投入突破10亿元。加快实施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力争完成主辅分离企业20家。三是优化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海安高新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江苏华新高科技创业园、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积极打造电梯设备、建材机械装备、现代渔业三大产业园区,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家。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80项、省级高新产品50个,争创省级以上名牌8个。强化创新人才引进,年内确保引进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150名。四是完善节能降耗管理。制订出台节能配套规范性文件,加强节能管理和监察能力建设,完善能源统计、能源计量工作。全年确保完成8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严格实施百家企业节能降耗考核,加快推进在手实施的80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力争规模万元开票销售电耗率下降3%以上。

2.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一是强化要素协调。注重监测研判,突出抓好开票销售、实缴税金、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和资金、劳动力需求的预测预警。加强银企对接,继续吸引异地银行入驻,推动银企互利共赢。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强化担保基金、应急互助资金等融资平台的建设。年内,确保新增贷款70亿元。加快苏中建设集团等企业上市步伐。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加强蓝领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完善用工信息监测和收集措施,开展“劳动力超市”进镇、进企活动,努力缓解劳动力短缺矛盾。年内,引进高校毕业生、蓝领技能人才各5000名。二是强化企业培育。实行“一企一策”,壮大板块龙头企业,加快形成配套性强、特色鲜明的亿元企业骨干队伍,全年工业开票销售力争达到580亿元。落实新增长点培育扶持措施,积极培育企业梯次群队。重点加强对已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产达效的协调推进,努力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力争年内开票销售超20亿元企业2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6家以上。突出新增定报企业培育。通过政策激励、鼓励企业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等途径,指导一切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都要争取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力争全年新增定报企业30家。三是强化内外贸易平稳增长。积极落实省市有关外贸出口的扶持政策,完善县级配套政策,为企业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强申报指导,充实壮大出口企业队伍,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通过增量保总量。积极拓展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新网工程”,落实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继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3.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一是保持投资总量稳定增长。突出抓好已落户项目的开工建设,全年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30亿元以上项目4个。对在建项目,倒排建设时序,加大推进力度,全年新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超过300个。继续加紧对接各个层面的“十二五”专项规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同时,抓紧做好已列入规划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二是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推进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专业招商、基地招商等,全年新增工商注册外资4亿美元。鼓励各镇利用东区西园优质平台招大商、招好商,全年力争新招引20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落户开工,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突出招才引智,继续加强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引进一批高新技术类项目。年内,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三是强化投入要素保障。加紧做好半导体太阳能光伏硅材料、恒兴再生资源利用等5个项目的点供计划争取,全年确保争取计划用地指标800亩。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存量土地盘活和集约利用。

4.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科学推进城市建设。继续做好县城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分区控制性详规修编,重点做好城市重要地段、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景观布局和控制管理。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公共事业、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加快恒源新村、中洋高尔夫等改造开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通榆路改造、临海高等级公路、连申线航道整治、新生大道东延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等交通重点工程的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工作。积极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稳妥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以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的“两置换”工作。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专业化服务。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全年村集体新增税收分成500万元以上。三是继续提升农村环境。巩固造林成果,年内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小农水重点县专项工程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百河千里”整治活动,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重点流域治理,实施鹰泰水务等10个污染物减排项目。扩大农村连片整治范围,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5.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清理规范改制学校,重点做好县城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和施教区重新划定工作。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加快职教中心二期工程图文信息大楼、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建设,完成体育中心前期工作。实施县城区职教资源整合,加快提升职业教育综合实力。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推进城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完成率达到100%。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镇、村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基地城乡全覆盖。继续开展“两个充分”创建活动,实施人力资源市场省级星级评估。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重点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援助,积极引导就业创业。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保险费稽核、清欠,推进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对接社会保障工作。鼓励农民参加新农保,提高缴费档次,增强保障功能。积极鼓励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筹资工作,确保覆盖面均达到90%以上。继续完善困难人群生活、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和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