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信息 > 警方提示

警惕!以爱之名,行骗之事!

来源: 海安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0-04-01 字体:[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社交网络里时不时会接收到一些大病求助信息,事主可能是朋友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亲戚的同事等等,因而,很多人会为此尽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然而近期网上曝出“扫楼式筹款”等事件让人寒了心,有不法分子打着网络公益的幌子做起了“生意”。

扫楼式筹款:最近有网友在网上曝出自称系众筹公益平台工作人员到各大医院开展“扫楼筹款”,这些众筹“顾问”通常都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向住院病人推荐众筹平台;

2.询问病人病情、诊疗费用、经济背景等情况;

3.套模板写“求助人的故事”、输入金额,发起筹款;

4.引导病人转发至社交网络、聊天群。

而这种操作可谓漏洞百出,筹款顾问未向医院核实就随意估算筹款金额,对于财产状况同样不加审核,甚至存在一些名不副实的求助者,对于善款的最终用途更是缺乏监督,整个流程的不透明,更是给一些人以暗箱操作,甚至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的空间。

造假筹款、借鸡生蛋,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众筹公益平台,伪造资料疯狂敛财,他们在筹款平台发起项目,除了需实名制认证外还要用到医院诊断证明和病历,这也难不倒他们,通过不法途径购买伪造病历证明,待材料准备就绪后,不法分子开始着手准备填报筹款项目,接着再通过“互帮互助群”等群组在朋友圈、群聊中进行散布。

“实名认证”作假、标题党泛滥,一些平台有为公益众筹项目实名认证功能,原本是为增加可信度,结果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组建专门的群,分派项目认证的任务,相互帮忙认证,不法分子为博取关注还会相互交流撰写“众筹文案”的经验,更有甚者将“成功”案例在群内公之于众,代为众筹“做项目”,为了“广开财路” 不法分子甚至做起了代开公益众筹项目,使用别人身份证手机号,假证明等资料去申请众筹委托人拿到“捐款”,自己赚个分成。

警方提示:现在线上募集善款已经非常普遍了,然而也会有一些募捐平台由于管理疏忽、不法分子钻漏洞、非法筹善款、以及信息不透明等情况,所以参与公益募捐活动的各方都要注意:公益众筹平台要加强审核和监管力量,保证求助信息的真实性,保证公益筹款的正确使用;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求助者需加强自律,如实发布公益筹款事由信息及筹款金额,其证明人也需诚实地为求助者做背书;作为捐赠者的我们,尽量提高辨别能力,对筹款资金去向和票据公示信息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