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安要闻

民生改善新篇章

来源: 海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9-09-20 字体:[ ]

  ■记者姜丽婷/文姜明/摄

  绿木映秀、花色醉人,是每一个城市居民向往的生活环境。如今,“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变成了现实。每天清晨,在城市公园、街角绿地,都能看到人们锻炼的身影;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居民悠闲地散着步,遇到邻居寒暄一番,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的海安正处在这样一片温馨祥和的氛围中。

  构建幸福海安,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海安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正是促使城市发展再上层楼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海安锁定民生、凝聚民心,把社会治理、交通建设、全面社保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各项相关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坚持不懈从整体上提高民众福祉,坚持不懈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海安的民生事业越来越兴旺、民生道路越走越宽广,群众各项“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海安治安环境持续向好让平安海安叫响全省

  “现在治安环境很好,处处可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老百姓的安全感更强了。”市民许大爷高兴地说。在海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标语,形式多样、规模各异的法治文化阵地随处可见……这是每个海安人在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感受到的变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社会治安稳定问题,建设平安海安、打造幸福海安的根本途径。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海安将打击整治与源头治理有机结合,紧盯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强化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出租房屋等,深入开展缉枪治爆、寄递物流、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着力清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各类问题隐患,海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初战告捷。

  普及化、亲民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法治文化阵地现已成为海安的一道靓丽风景。近年来,海安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工程,先后建成多功能法治教育馆6个、法治主题广场28处、法治游园122个、法治宣传栏386个、滚动宣传字幕1000多处,建成江苏省、南通市两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9个,居南通市第一。

  一直以来,海安始终把深化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了全国普法先进县“五连冠”,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创建先进单位”“江苏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连续16年获评“省平安县(市)”,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持续保持江苏省、南通市领先,形成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海安样本”、涉案财物集中管理、法治文化节等一批工作品牌,法治日益成为海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治安环境的不断净化也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海安交通服务提档升级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砂石路到直通家门口、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从国道、省道屈指可数到形成高速、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等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这些变化展示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安交通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也见证着海安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映照出百姓满满的幸福感。

  “以前去一趟南京要半天,现在动车直达南京,当天来回,方便得很。”在火车站买票的张先生这样说。2016年5月,宁启铁路动车正式通车,为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海安发展缔造了新的“加速度”。

  近年来,海安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战略定位,全力打造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着力推动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转换,探索出一条以枢纽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沟通苏中、苏北与沿海等地的重要铁路枢纽节点,目前,新长、宁启、海洋三条铁路在海交汇,盐通高铁建设正酣,铁路货场一号线、二号线是目前南通市唯一的货场专用线,海安铁路枢纽被列为全省6个重要铁路货运枢纽之一。全市铁路里程96公里,铁路路网密度达814公里/万平方公里,远超江苏省平均水平。

  随着盐通高铁、沪通铁路以及三洋铁路的加快实施,海安将从“动车时代”进入“高铁时代”,全面融入“沪宁1小时经济圈”,在长三角交通大动脉中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国家铁路网中“节点城市”的地位更为巩固。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将促进快速路网系统的完善,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同时促进城市一、二、三环城市形态的形成,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通榆路快速通道建设工程作为海安一项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对于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上城市快速路,30分钟内中心城区可达或经高速公路驶离海安市区,60分钟内可以从中心城区到达海安任意重点区镇”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海安市民交通出行将更加快速便捷。

  “四好农村路”和农桥的建设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有效带动了地方特色养殖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今年以来,海安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养护、一体化运营,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路提档升级工程160公里已全部完成,80座农桥改造均已建成通车。市镇村三级农村公路管护组织管理体系已基本完善,公路路政养护协同巡查系统、农村公路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均已建立并投入使用。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全面优化,管护质量全面提升,安全条件全面改善,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完善。在南通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季度考核中,海安始终处于前列,并成功打造开发区爱凌路、滨海新区蔡凌路、李堡镇大赛路3条“优美示范路”。

  海安民生改善持续发力为幸福生活加分添彩

  人社工作一边连着经济发展,一边连着民生改善。近年来,海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各项任务,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保扩面提标,城乡差别缩小,就业率不断提升,参保覆盖率保持在南通市前列。

  “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就是想结束在外工作的‘候鸟’生活,既能工作,又能照顾家人。”原先在深圳打工的开发区堑南村返乡大学生陈晓霞,与海安软件科技园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签订用工合同后,笑逐颜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服务则是坚固民生之本的重要保障。今年,海安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搭建实体招聘、虚拟招聘相结合的多元招聘平台,适时推送企业招聘和求职人员信息。加大失业保险和企业稳岗补贴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稳定就业。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奋斗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群众的窘境,也是脱贫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深化医疗改革的道路上,海安对这一难题开出了自己的“药方”,构建了一张“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自费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多项保障衔接的医疗保障网络。一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海安建立。截至目前,海安共有81.05万人纳入城乡各类医疗保险,今年1至7月,海安大病保险共计支出3090.4万元,享受待遇18250人次,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位于南通各县(市、区)第一。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海安全力推行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社会保障卡自助办理、社保大厅视频银行、互联网个人信息查询打印、12333人工电话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方式,让群众充分共享发展的成果,感受幸福的温度。海安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创造出了鲜活的“海安经验”,争创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海安范本”。

  如今的海安,不断加快推进健康海安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