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我市举办《海上晨钟》阅读分享会。《海上晨钟》作者苏虹,原《文学报》主编陈歆耕,《海上晨钟》责任编辑向萍,上海市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市新闻出版局、文广旅局、文联、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相关负责人,市作协代表、阅读推广人代表、书友代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海上晨钟》是海安籍作家苏虹历时6年构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展现了新谊药厂以鲍永昌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家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以吉耀东等为代表的国企领导人员在企业改革中的生动实践,不仅是一部百年老药厂的信誉史,更浓缩了对百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思考,同时也是上海百年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全景化书写知名企业发展史的范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尝试。书中有不少篇幅写到海安,而且小说中的“我”——郑筱韵,其家乡就是海安。
于立忠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学更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多年来,得益于海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彩的市井生活,海安涌现了一大批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一部部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无论是在海安的还是走出海安的文学大咖们,总是眷恋着家乡,总爱在字里行间写一写海安,以此宣传海安,让更多人了解海安、走进海安、助力海安发展。于立忠向一直以来关心海安、书写海安的知名作家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笔触让家乡蜚声中外。他希望海安的文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和弘扬好悠远神秘的江海文化、辉煌丰厚的红色文化、人文荟萃的教育文化、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百花齐放的群众文化、瑰丽雅致的丝绸文化……在创作、学习中坚持讲好海安故事、传播海安强音;希望在座的各位家乡人、各位来宾持续关注、关心海安发展,多宣传海安,为海安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添砖加瓦。
苏虹解读了创作心路。他说,我是海安人,从海安出去,根在海安。后来我在上海工作了很长时间。一次,我参加上海信谊制药的百年庆典,正是在那一天,我被信谊辉煌的百年历史所触动,萌生了创作一部以上海民族制药企业为背景的文学作品的念头。作品是以上海信谊制药公司为原型创作,由历史和现实两条线索共同推进。一条是主人公郑筱韵与张东国之间的爱情故事,另一条是围绕“新谊”展开的改革故事。我的文学梦起源于海安,在书中的描述或多或少有海安和海安人的影子,也是我创作的源泉。
与会专家、嘉宾给予《海上晨钟》高度肯定,并围绕文学写作中的挑战、现代作家如何书写好工业题材、海安文学之乡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人员聆听了《海上晨钟》精彩章节朗诵。(徐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