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海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3-10 字体:[ ]

2019年,海安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社会事业得新进步,民生改善呈现新成效,发展质量得到新提高。

一、综  合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21598人,比上年减少5761人。全年出生人口4916人,人口出生率为5.32‰;死亡人口8404人,人口死亡率为9.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9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30万人,同比下降0.2%,城镇化率达61.89%,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3.2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11.01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56.07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0:54.0:40.0调整为5.8:53.9: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197元。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排名分别列第28位、第7位。全国工业、制造业百强县市排名分别列第25位、第12位。在全国创新百强县市中,列第14位。

年末,全市登记的私营企业29595户,其中城镇私营企业13425户,农村私营企业16170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3.08万人。全市登记的个体工商户76571户,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28232户,农村个体工商户48339户。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2.46万人,注册资金73.02亿元。

全社会用电量56.65亿千瓦时,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2亿千瓦时,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量42.86亿千瓦时,增长7.9%,其中工业用电量42.33亿千瓦时,增长7.4%;第三产业用电量5.84亿千瓦时,增长1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93亿千瓦时,增长1.1%。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79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 51.30亿元,增长0.2%;林业产值0.29亿元,增长13.9%;牧业产值45.84亿元,增长11.4%;渔业产值12.29亿元,下降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07亿元,增长11.3%。粮食生产全省“十四连冠”,全年粮食总产62.34万吨,增长0.8%;粮食综合单产522.5公斤/亩,增长0.6%。全年蔬菜总产量69.14万吨,增长1.8%,油料总产量1.49万吨,增长51.0%水产品产量4.61万吨,增长0.4%。全年蚕茧产量7088.3吨,增长2.0%生猪存栏7.19万头,下降83.7%;家禽存栏1544.27万只,增长1.9%。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农业机械原值9亿元,净值6.3亿元,较上年增加0.6亿元。农机总动力70.27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万台套。主要农业机械:小型拖拉机4175台,大中型拖拉机1505台,联合收割机1406台,水稻插秧机2801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859台套),植保机械1.21万台,机电排灌固定车口近3900座,其中排涝车口280座。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本级监测达90.5%。2019年全市享受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42.71万元,推广新增各类先进实用农机具965台套,其中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13台、插秧机139台、粮食烘干机93台、联合收割机61台、无人植保机30台、喷杆式喷雾机51台、其他机具478台套。

全市完成机耕面积7.7万公顷,机播面积7.48万公顷(含机直播和机插),机灌面积4.88万公顷,机收面积7.57万公顷,机植保面积7.49万公顷,粮油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达6.5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万元。全年引导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1800台次,完成跨区机收面积8万公顷;引导跨区作业高速插秧机500台次,完成跨区机插面积2万公顷,全市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1.2亿元。

实施农村河道疏浚、小农水重点县、拆坝建桥(涵)、三峡移民后扶、通扬河生态综合整治等项目,全年累计完成疏浚整治河道106条,疏浚长度95.38公里,完成清淤土方122.8万方,新建各类护岸15.6公里,实施拆坝建桥(涵)173处。拆建灌溉泵站29座,安装电磁流量计34台,新建防渗渠道73.11公里,排水渠3.17公里,暗渠3.09公里,UPVC管道14.87公里,新建水泥路44.35公里,安装路灯546盏;拆建圩口闸、闸涵6座,闸站结合5座,排涝站1座,改造砼闸门39座,完成投资2.03亿元。

三、工业、建筑业

年末,工业规模企业数、亿元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应税销售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达22家、10家、7家,天楹集团、文凤集团总量超百亿元。民营企业入选南通百强26家、江苏百强2家、全国500强1家,新增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005.71亿元,增长16.7%。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4.34亿元,增长4.4%;实现利润56.96亿元,增长16.6%。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32.7%、26.1%。

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653亿元,增长10.1%。完成施工面积1.96亿平方米,入库地方税收13.15亿元。2家建筑企业入围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6家企业入围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3家企业进入江苏省建筑业最具成长性百强企业。获国优奖3项、詹天佑奖7项,“中国安装之星”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项。积极策应“一带一路”,实现海外营业额9943万美元,增长28.8%。

四、旅游、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12家,其中4A级1家、3A级7家;星级饭店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10家;旅行社21家。全年A级景区、主要乡村旅游点、星级酒店共接待市内外游客328.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78亿元,分别增长4.2%、2.4%。

全年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651.52亿元,增长2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98亿元,增长6.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4.28亿元,增长4.0%。分行业看,实现批发业销售额743.65亿元,增长6.0%;零售业销售额348.78亿元,增长8.8%;住宿业营业额5.07亿元,增长6.2%;餐饮业营业额62.72亿元,增长12.5%。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9.4亿元,增长14.0%。其中,出口总额112.6亿元,增长11.7%,进口总额26.8亿元,增长25.0%。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2.26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9832万美元,境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44亿美元。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进出口贸易额9.24亿元,其中进口额8亿元。海安电子口岸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中意(海安)生态园”被认定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1家,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5.97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1.41亿美元。新增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资质认证8项。实际利用外资3.18亿美元,招引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4个。

五、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28个;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7个,达产项目14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5.08亿元,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01亿元,增长481.6%;第二产业投资291.44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投资192.63亿元,增长8.8%。完成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11.88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8.4%,同比提高26.8个百分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7.05亿元,增长47.8%,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3.9%。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94.75亿元,增长76.1%;商品房施工面积587.07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面积191.11万平方米,增长4.0%,商品房销售额179.14亿元,增长41.9%。商品房待售面积48.71万平方米,下降26.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5.60万平方米,下降50.7%,商铺待售面积28.73万平方米,增长12.0%。

 六、交通、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2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599万人公里,分别下降5.4%、4.8%。完成公路货运量2286万吨,货物周转量35944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9%、6.6%。完成水路货运量651万吨,周转量50404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8%、3.7%。

海启高速建成通车,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海安段顺利交工并实现试通航,226省道建成通车,通榆快速路(430省道改造工程)高效推进。完成农路提档升级100公里,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30座,完成2274公里农村公路隐患排查及安全等级分类,建立基础数据库。实施亮村工程,全市56条乡村主干线共158公里安装路灯4044盏3条道路评选南通“优美示范路”,占南通3/8。全年新购置纯电动公交车50辆,新增公交线路2条,优化线路4条,新增公交站牌100个,城市公交实现移动支付乘车。淘汰国三以下营运车辆109辆。“两客一危”车辆入网率100%,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保持100%,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安装率100%。

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全年建成中压管线70.37公里,低压管线131.25公里,安全供气17692.19万方。推进燃气用户更换高品质燃气软管为民办实事工程,完成更换13469户,其中管道天然气用户9145户,瓶装液化气用户4324户。接到污水处理厂的管网长度85.4公里,接到污水处理设施长度55.8公里

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共排查企业478家全面完成清理整顿工作。完成通扬运河综合整治工程,疏浚县级河道1条长8.36公里、乡级河道3条长3.53公里、村级河道70条长68.02公里实施拆坝建桥(涵)170座。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核发排污许可证459张,占南通核发总量的1/4。省考、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为66.7%, PM2.5平均浓度为40.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78.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66亿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52.64亿元,增长1.9%,非税收入10.02亿元,下降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41亿元,增长4.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06.02亿元,比年初增加219.81亿元,增长15.9%。其中,住户存款879.28亿元,比年初增加93.78亿元,增长11.9%;非金融企业存款454.23亿元,比年初增加94.27亿元,增长26.2%;财政性存款22.42亿元,比年初增加3.66亿元,增长19.5%;机关团体存款242.35亿元,比年初增加20.86亿元,增长9.4%;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7.17亿元,比年初增加7.08亿元,增长8487.5%;境外存款0.57亿元,比年初增加0.16亿元,增长40.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1.18亿元,比年初增加162.05亿元,增长15.3%。其中,境内住户贷款264.47亿元,比年初增加40.22亿元,增长17.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56.71亿元,比年初增加121.84亿元,增长14.6%;境外贷款83.53万元,比年初减少103.04万元,下降55.2%。

年末,财产保险机构17个,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7.29亿元,增长13.3%;赔付金额4.82亿元,赔付率66.2%。人寿保险机构24个,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15.92亿元,增长1.0%;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3.01亿元。

八、教育、科技和人才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5所,在校学生87422人。其中小学45所,在校生34017人;初中23所,在校生17027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9773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5253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2428人;特教1所,在校生94人;幼儿园58所,在园幼儿18830人。全市在职教职工9019人。

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2.4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1%,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保持在100%,高中阶段教育高位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80%。2019年高考领跑全省,文科状元再次花落海安,4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达82人占全省1/25。

全面融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7家,总数达270家。新增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建成省企业院士研究院1家,全省仅2家。跃通数控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支持,南通唯一。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40个,引进成果转化项目60个。深入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千人计划”各1人,“千人计划”本土申报入选实现零突破。新增省双创团队1个、双创人才13人、双创博士6人,人才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五。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排名列第20位。

九、卫生、文化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4家,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医疗机构总床位5578张,其中医院床位4823张,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755张。卫生技术人员5156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199人,注册护士2073人。每村均设有医疗点,村卫生室人员75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

全市拥有区镇文化站10家,农家书屋23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家书屋1家,省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6家,市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91家。博物馆、纪念馆6家。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6处、县级3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个。居民综合阅读率89.1%。图书馆藏书量(不含图书馆分馆及农家书屋)44.9万册,全年阅读量28万人次,博物馆接待量29.8万人次。

全年舞台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奖项3件,省级奖项5件,市级奖项4件。全年送戏215场,送电影2537场,送图书21195册,送展览102场,送培训15500人次举办农民(社区)艺术节231场,“行万里路、进千家门”惠民文艺演出924场。

全年捐赠体育健身器材1750件,新建足球场2片,建成健身健康步道5.2公里,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增加0.4平方米,65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增体育社会组织5个,培训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与骨干1102名,选派参加省市级培训144名。举办500人以上的大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7次。承办赛事活动国际级2项、国家级2项、省级9项、市级4项。组队参赛获全国一等奖1个省一等奖2个市一等奖4个,输送运动员获11分列县组第九名,4名运动员获二级运动员称号。手足双门球项目省市级培训、研讨活动3次,省市级课题5个。体育彩票销售同比增长21.6%。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健身体育服务活动193次,公益培训6800人,免费国民体质监测5260人,接待11个省内外考察团。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2元,增长8.9%。其中,工资性收入20834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6792元,增长6.9%;财产净收入2578元,增长10.5%;转移净收入6458元,增长11.3%。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58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44元,增长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299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54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665元,增长6.2%。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1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3%以内。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4558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1897人,创业培训119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756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262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37万元,新增扶持政策到位率100%。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9.28万、29.39万、12.93万人,分别比上年净增1.85万人、2.23万人、1.0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4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87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3家,民办养老机构8家拥有机构养老床位约6403张,其中公办养老床位5102张,民办养老床位1301张。年末全市农村低保对象7544人,城镇低保对象412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4079人,城市特困供养对象18人。全市婚姻登记处依法办理结婚登记4845对,补领婚姻登记证2017对,离婚登记1645对,离婚补领97本。

注:公报发布的数据为相关部门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