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行业深刻变革与时代挑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核心要义,特别是关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重要论述,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职能,深入剖析行业发展方向,以实干诠释初心,用担当书写答卷,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主责主业,做精做实做优做细见证服务
始终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履职担当,提升见证服务“硬实力”,以“我陪群众走流程”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场景模拟、全程陪办优化办事流程,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穿插见证服务过程中,提供“店小二”式一对一服务,做精见证服务。
将职责边界明确到位、标准服务规范到位、异常情况处置到位、“一标一评”考核到位作为核心抓手,转变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方式、开拓服务渠道,将传统的“坐等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变“排队办事”为“组团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窗口前移,做实见证服务。
通过专窗受理、专班对接、专人跟办、专人督促、专人回访的“五专”闭环机制,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特色服务,推动各项服务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全程可追溯,做优见证服务。
坚持主动作为、靠前发力,综合运用“好差评”制度,落实服务一次一评、一事一评、综合点评、监督查评,全面及时了解各类市场主体对交易服务的感受和诉求。服务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办事过程中“找不到”“不会办”以及“跑多趟”等难题,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细见证服务。
深化改革创新,以“硬功夫”打造交易服务“新样板”
认真研究谋划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发展思路、着力方向和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
党建引领强根基,激活“红色动能”。党支部牵头抓总、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定期召开党建与业务融合专题研讨会,聚焦业务重难点问题,凝聚党员智慧攻坚解难题。党小组细化融合举措,引导业务精、服务优的党员干部立足“党员先锋岗”亮身份、作表率,形成“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良性循环,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三维防控筑屏障,护航“规范交易”。以开评标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筑牢立体防控体系。优化开评标区布局,推行代理机构及见证服务人员退出评标室制度,构建“人防+技防+物防”多维监控体系,保障开标评标规范有序。加强CA证书账号和操作权限管理,严格设定业务操作权限,及时取消调岗、调离人员操作权限,严格控制查询权限,筑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安全防线。严把评标区“人员出入关”“电子设备管理关”“评标专家接触关”“一标一评考核关”,实现评审“零接触”、见证“零跑动”、监控“零死角”,守护评标公平公正底线。
服务升级优体验,擦亮“营商名片”。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服务温度与效率,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链式服务”新体系,全面推行“极简受理”“承诺制+容缺办理”模式,通过“一项目一专员、一项目一清单”的服务机制,安排专人全程跟踪,贴心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让市场主体办事“少跑路”“少耗时”“零跑腿”。
数字赋能提质效,打造“智慧平台”。聚焦平台数字化转型,通过流程再造、服务整合、材料精简及情景演练,依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应用,打造具有海安特色的“场所服务+信息服务+见证服务+档案服务”新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一窗受理”、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枚电子印章“闯”出新路,助力“高效办好一件事”,聚力构建更加高效、透明、公正的智慧交易体系。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消除要素获取、资质认定、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壁垒”等部署,以创新思维、务实举措全面深耕细作,不断优化交易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搭建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