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塘镇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 曲塘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7-18 15:16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曲塘镇紧紧围绕“打造海安西部副中心、经济发展第一镇”“致力建设现代化新型小城市”目标,顶压而上,攻坚克难,奋力实现“双过半”,努力扛起省经济发达镇应有的责任担当。

一、特色做法、主要成绩和突出亮点

奋力夺取“双胜利”。不断完善优化挂钩服务体系,镇党政班子、机关各部门、村(居)4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700余家企业,建立工业经济网格化服务体系,为企业织起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优化来海车辆审批程序,设置“绿色通道”,高效审签电子通行证,保障企业货运稳定通畅。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1-4月80家企业累计退税1379.54万,减征国家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151万元,首批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97家235万元,发放市外初次来海就业补贴36.4万元,惠及57家企业254人。大力推动“苏科贷”、知识产权再融资业务,“苏科贷”累计发放贷款1600万元,知识产权再融资累计发放贷款450万元。组织企业开展“云洽谈”10余次,达成订单2000余万元。介绍6家企业开展业务对接,做好疫情防控下产业链区域“内循环”,2家企业新三板转板升层,助力1家企业挂牌新三板,1家企业新三板入轨。

全面加快城乡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开展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工作。基础设施能力提升显著,实现了工业园区、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分散农户污水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力争年底全部完成2200户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大力提升交通建设,总长1.9公里黄海大道西延工程已竣验通车,成为我镇第三条通向海安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加快曲塘东桥及东方红路的改造工程,力争6月底建成通车,Y257崔母路工程、新楼路二期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

高位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度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成功通过市级验收,充分酝酿确定2022年度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和海安市乡村振兴先进村名单。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上半年共完成重大千万元农业项目3个。全方位发展村级经济,截止6月底,全镇26个行政村完成村营收入1503万元,村村超30万元。

二、上半年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测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曲塘镇紧紧围绕“打造海安西部副中心、经济发展第一镇”“致力建设现代化新型小城市”目标,顶压而上,攻坚克难,努力在出成绩、保先进、争位次上下真功、下硬功,奋力实现“双过半”,努力扛起省经济发达镇应有的责任担当。

一是工业经济走稳向好。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技改投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镇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快中求质,呈现出良好态势。预计上半年实现全部工业开票销售88.05亿元,同期72.71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全年任务的50.4%,达序时,其中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剔除免税)实现54.18亿元,同期47.9亿元,同比增长13.11%。工业技改设备投入全年任务1.29亿元,上半年预计完成0.7亿元,达序时。新增规模企业14家,其中月度新增3家,均完成全年任务。上半年工业投资预计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等重要指标均名列全市前茅。

二是财政质态难中求进。上半年预计实现公共财政收入8100万元(含留抵退税26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3100万元的35.06%,另有缓征税款约4300万元(公共财政收入)。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实施减税降费,主体税源企业稳步发展。上半年现代民营企业税收预计完成767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4.27%;国有经济税收完成43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9.72%。企业贡献成效显著,双弘纺织、凯信家具、奥普机械、联荣集团、德大化工、鑫范建材等企业税收保持平稳。债务风险防范有效,通过土地挂牌上市、处置标准厂房等有效措施,有效保障和支撑了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三是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坚持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挂钩项目,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上半年实际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润海清洁、娇拓智能、赛能机械),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润海清洁,计划总投资1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开票销售8亿元以上,税收3000万元以上。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投投资1亿元实施高端再生聚酯纱线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增加8000万元年产值。加快推进5个重特大项目续建,欧文、秉德厂房均已竣工,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1-5月份分别实现开票销售17178.8万元、18469.9万元,力争四季度达产。恒科、德凯模塑、风可纳正在有序推进。土地盘活提质增效全年任务60亩,上半年预计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完成南通鑫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用地93亩,亩均税收由12万元/亩提升至20万元/亩。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预计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47%;高技术投资占比,上半年预计占比55.1%,提高值5.1%;工业项目入库,已开工项目已全部入库。

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突出招大引强,盯紧大产业、大企业、央企国企,为重特大项目招引抢占先机。上半年,共邀请市领导考察2次,举办招商推介活动4次。已签约5亿元项目3个,3000万美元项目1个。上半年实现外资到账100万美元,预计本月再到账2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2.6亿元,达序时。完成润海清洁科技10亿元项目南通市大项目开工认定。

五是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上半年预计完成技术合同备案登记成交金额2.1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科创项目招引、科创项目培育、产学研项目、国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等均按序时推进。上半年全镇共招引各类高层次人才33人。其中,符合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27人,3人申报省“双创人才”计划均进入答辩环节,3人入围南通“江海英才”计划现场查验,3人通过今年首批“海安英才”计划资格初审。国家级人才、省“双创人才”、南通“江海英才”、“海安英才”申报数、入围数均位列全市乡镇之首。

六是服务业发展不断攀高。服务业各项指标增长有力,发展有序。上半年预计完成应税销售22.3亿元,增幅达15.17%,完成月度规上2家,年度规上1家;月度限上6家,年度限上8家。至康高端养老项目完成消防验收及装修扫尾,确保8月份对外营业。好时医养融合体项目6月中旬已完成外墙粉刷,本月进场装修。威尔豪斯仓储物流项目预计8月份第一幢厂房竣工。光阳燃气仓储物流项目确保8月份竣工投产。威尔豪斯酒店项目6月下旬已确定规划调整方案,预计8月上旬完成挂牌出让。上半年已完成2个亿元现代物流项目开工建设。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科创项目招引工作进度缓慢、外资到账未达序时任务等。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当前,是曲塘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期,乡村振兴的攻坚期,城镇内涵提质的机遇期。全镇上下将以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任务再攻坚的决心,振奋精神、勇争一流,开拓曲塘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下半年全镇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标杆引领,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推项目、优理念、搭平台”三大重点,助推产业发展质量加速提升。一是加力推进重点项目。继续做好重点项目推进的服务引导,加快各类问题的协调化解,确保未开工项目及时开工,已开工项目序时推进及时竣工投产,下半年计划新开工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二是加速提升发展理念。凝聚“亩产论英雄”的共识,着力提升招引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招大引强选优,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项目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定期在长三角区域举办招商推介和联谊活动,扩大招商“朋友圈”。全力推动企业市挂牌,进一步加强与北交所对接,做大做强挂牌企业,加大上市推动力度,确保全年完成1家挂牌、1家升层、1家股改、1家入轨。三是加快搭建产业平台。开发研究院、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等研发平台,加快推动“智能数转”、“企业上云”,积极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开展智能车间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培育工作。不断加强投资统计指标沟通对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时、准确入库。

(二)坚持系统优化,加快城乡“高品质”建设

围绕基础设施提档、促进乡村振兴、提升精细管理三大重点,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城乡内涵品质。一是基础设施再提档。完善城镇功能服务设施配套,继续推进分散农户污水治理建设工程、完成Y257崔母路工程、新楼路二期改造交通工程。加速推进中大街房屋搬迁扫尾工作,完成曲塘东桥改造工程项目;继续做好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村庄公厕的维护工作,完成农路通居和亮化工程。二是乡村振兴再促进。通过挂图式作战、销号式推进、压实式督办等有力举措,确保示范村全面提升、全面领先,先进村单项工作走在前列、基础工作稳步提升,争取2023年底申报的示范村和先进村高质高效通过验收。三是城镇管理再精细。加大对新老集镇区镇容镇貌、流动摊点占道出店经营、非机动车停放的整治力度。加大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执法队员分工到村、镇区区域、路段划分,责任到人,切实抓好危房维修的手续管理,不留死角,对擅自、私自搭建、扩建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

(三)坚持以人为本,筑牢民生“高水平”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紧扣民生实事工程,全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一是推进重点人群保障。继续抓好全镇五保、低保、特困等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及救助工作,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确保各类专项经费足额、规范、及时打卡到位。二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一助一”居家养老工程,持续探索养老服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机制,完善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设施,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至康养老项目完成消防验收及装修扫尾,确保8月份对外营业,好时健康养老项目确保7月份进场装修。三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曲塘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有力加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持续优化育人环境。

(四)坚持标本兼治,推动生态“高标准”提升

运用多种手段,提升环境质量。一是推进大气项目。做好工业炉窑的提升改造,扩大工业涂装源头替代的范围,提高重点单位在线监控能力建设。持续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工作,落实工地、码头、堆场的扬尘管控,做好重点路段的雾炮降尘作业,进一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二是加强河道治理。常态化开展骨干河道及其支流污染源再摸排再整治行动,全面开展在建和已建的生态河道长效管护工作。三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在畜禽健康养殖及粪污综合利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抓细抓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组织建设、台账资料,做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不发生直排、溢流、乱堆乱放等现象。

(五)坚持强基固本,力促政务“高效率”运行

进一步提升政务效能和服务发展水平,抓好三个“全面”。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将专业、精细、高效作为文明规范执法标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执法能力和执法“温度”双提升。二是全面提升作风效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调部门融合协作,坚持实干至上,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以务实实干的精神,提升为民服务中心运行效率,畅通百姓办事渠道,提升工作服务效能。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部门联动、组织联盟、资源联享,将服务需求与服务职能无缝对接,多角度为企业和项目纾难解困。实施“周末我在岗”延时服务,与税务、工商等部门联动,实现营业执照登记、变更登记等业务全覆盖正常办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次也不跑”的跨越式转变和0.5天办结的飞跃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