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孕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来源: 作栽站 发布时间:2022-08-10 16:19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我市水稻拔节孕穗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纹枯病、五(2)代稻飞虱、二代二化螟等,预计发生程度将达中等偏重,8月11日前后进入防治适期。

一、发生分析

1、纹枯病

系统调查:8月5日病穴率22%,穴病指6,分别较5天前上升37.5%和50%。

大田普查:8月7-8日调查30块稻田,病穴率平均16.6%(0-64%),穴病指平均6.8(0-27.2),常规移栽稻田重于直播田,总体病情略低于前两年同期。

随着水稻群体的增大,田间郁闭程度增加,穗肥施用后,植株长势趋嫩,加上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条件,纹枯病的发展将进入病情激增期,预计发生程度将达偏重以上。

2、二代二化螟

一代为害和残留:7月下旬共调查52块田,23块田见虫,占44.2%,二化螟枯心率0.19%(0-1.68%),亩残留活虫120.98头(0-1440头),播栽早的田块高于麦后直播稻。其中,亩虫量达400头以上的田7块,占13.46%,危害率和残留虫量处于近二十年来同期第十位。

发育进度:8月5日剥查,总虫54头,化蛹32头,占59.3%。

预计二代二化螟偏轻发生,局部偏重,8月11日前后进入卵孵始盛期,高峰在8月19日前后,发生期正常偏早。

3、五(2)代稻飞虱、叶蝉

8月7-8日调查30块田,稻飞虱百穴混合虫量575头(240-2035头),为近五年来同期第一位,其中,白背飞虱占79.6%,虫龄以低龄若虫为主;局部田块查见褐飞虱短翅成虫和若虫,稻叶蝉百穴虫量也达500头,同比近五年来最高。

预计五(2)代稻飞虱中等发生,地区和田块间不平衡性大,局部地区和田块可达偏重发生;稻叶蝉也将在部分田块造成危害。

二、防治意见

(一)农业防治

加强水浆管理,浅水勤灌,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增施硅钾肥,增强稻株抗性,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二)化学防治

1、防治时间

8月11-13日。

2、防治对象

主治纹枯病、二代稻飞虱、二代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叶蝉,少数生育期早的田块兼治稻曲病;8月20日前破口的田块注意防治穗颈稻瘟病瘟。

3、防治方法

纹枯病、稻曲病:亩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g或16%井冈.噻呋悬浮剂40ml或10%井冈.丙环唑微乳剂40g或30%丙环.咪鲜胺水乳剂80g。

稻飞虱、叶蝉:亩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g或50%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50g。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亩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g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g或40%氰虫.甲虫肼悬浮剂40ml,另加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5-10g;桑园、蚕室附近亩用45%阿维.稻丰散水乳剂100-120ml。

以上药剂对水40-50kg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建立并保持浅水层3-5天。

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

纹枯病:亩用19%丙环.嘧菌酯悬乳剂50ml或24%井冈.氟环唑悬浮剂30ml;稻飞虱: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ml;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亩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g。

三、注意事项

1、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和菊酯类农药,注意蚕桑和放蜂安全。

2、高温季节,施药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以防中毒事故发生。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3、药后切勿将田水直接排入养殖河塘中,农药包装废弃物要及时清理回收,不可乱丢乱弃,防止次生污染和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