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27 15:00 累计次数: 字体:[ ]

朱永飞今年31岁,安徽淮南人,现在是一家猪场的老板,他的创业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

初中毕业,16岁便出去打工。在无锡一家医疗设备加工厂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当时工资只有450元一个月。450一个月的工资,根本难以维持正常生活。2008年朱永飞决心辞职转行。

当时他姨夫家里有一个规模猪场,朱永飞便去他猪场帮忙,顺便学习生猪养殖经验。两个月后,他决心自己创办养猪场。于是他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承包了一亩地,投资十多万元兴建养猪场。当时猪场进了100头苗猪,望着活蹦乱跳的猪群,年轻的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然而命运之神并未眷顾于他,现实狠狠的给他泼了一头冷水。08年猪高热病全国盛行,由于缺乏养殖经验,看着发病的猪群,朱永飞手足无措。100多头的苗猪,到最后只存活了十多头。当时他内心有多绝望,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就坐在猪舍门口哭。”

初次投资便告失败的他,十分不甘心,向家中亲戚借钱继续养殖。就这样猪场不冷不热的维持到了11年,猪价低迷猪场又遇危机,加上猪子的病死率,他老婆实在看不到希望,便出去打工去了,同时也劝他放弃,然而执拗的他依旧坚持如故。

终于,在他不断的咬牙坚持之下,他终于柳暗花明盼来了希望,12年他靠家中生猪赚了20多万,欣喜若狂的他就在那年给家中添置了一辆汽车。同时他在当地将猪场规模扩展到了500头规模。同时他用10多万承包了一家豆制品厂的豆渣,供自己猪场饲喂的同时也销售一部分增加收入。

2014年,养猪初见起色的他,遭遇了浙江省大规模的禁养拆迁。依旧坚持靠养猪致富的他,在2015年辗转来到如皋市江安镇承包了1900平的猪场养殖生猪,规模达1000多头。命运之神似乎很爱开玩笑,在江安搞养殖一年零一个月,他的猪场再次遭遇拆迁。

他依旧没有放弃,最终在2016年他来到雅周镇金庄村承包猪场,继续他的养猪事业。听闻金庄村来了一个外地养猪户,雅周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上门与其交谈,并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涉及到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抗生素等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圈舍定期消毒、畜禽保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动物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为其进行详细讲解,朱永飞一方面内心十分感激,另一方面也牢牢记下这些注意事项,为其今后养猪事业也指明了方向。他也感慨作为一个外地打工者,能受到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如此关心照顾,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年轻的朱永飞的创业经历,其实就是千千万万养殖户大军的一个缩影,他们反反复复的经历挫折,每次跌倒,每次会再爬起来,用自己不屈的意志与命运抗衡,只因他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