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开发区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安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1-12-31 09:38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海安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聚焦开放开发,聚力转型创新,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成功获批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入选省“全球化企业方向”双创示范基地。

一、砥砺前行、克难奋进,2021年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奏响招大引强“主题曲”。参加北京、无锡、南通等招商活动,组织上海、深圳、苏州等专题招商,获评“2020投资发展环境质量十佳园区”。全年预计完成外资到账1.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08亿元。全年共签约项目21个,其中总投资3亿美元项目2个、20亿元项目3个、50亿元项目1个。年内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亚太轻合金三期项目列入2021年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完成新开工服务业亿元项目3个。新增工业设备投入8.75亿元,同比增长57.5%。

二是把牢转型升级“主动权”。预计全年实现规上企业开票销售700亿元,同比增长15.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550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 家。完成技改设备投入15亿元。新世嘉、增光新材料签约创业板入轨,跃通数控、莘翔机电提交新三板申报材料。预计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4家、限上贸易企业15家。东部家具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优秀服务机构”。慧源文化获批“2021年国家级标准化服务业试点”。商贸物流园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获批运营。

三是驾稳创新驱动“主力舰”。累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3家。预计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75个。新增技术合同备案交易额15亿元。完成专利授权总量1700件,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5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2.8%。东材科技、昌荣机电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发集团获评“省长质量奖”,连续3年入选“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增光新材料、美亚药业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弘纺织获批省级研发平台。上湖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入驻项目12个。科创园交大研究院获省科技计划奖补70万元。软件园新增认定服务外包企业9家。引进外国专家来华工作5人,引进国家级人才2人,入选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计划”人才4人。

四是畅通城乡统筹“主动脉”。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高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61亩。积极做好328国道快速化改造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立发集镇整体搬迁进入扫尾阶段。高质量抓好全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工作,建成常安现代纺织园公共服务中心。完成葛家桥工业园等处约3000米污水管网建设。对21条河道实行定期水质监测,大气、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五是当好服务发展“主人翁”。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承接国家、省市各级赋权事项共36项,建成“外国人管理服务站”。组织召开“创新最光荣、亩产论英雄”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发布“海开心”营商服务品牌。创新实施“建筑施工领域企业红黑榜”等制度。扎实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宣讲活动。成立立发、洋蛮河、西场三个办事处,全面承担城市管理、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职能。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成立开发区文联组织,建成魏建功纪念馆。

2021年,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前进道路依然危机并存。一是受全球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二是受土地、资金、能耗等指标要素制约,项目建设面临较大挑战,50亿元、10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推进不快。三是受创新能力、资源条件等影响,产业结构整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龙头型、航母型企业还不够多,产业链集聚度、贡献度有待提高。四是企业安全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只争朝夕跑赢2022新赛程

2022年,海安开发区将紧扣市委“一个定位、两个维度、七个更高”战略定位,以“争当先锋,争创一流,争作贡献”为目标追求,坚持“创新为上、项目为王、亩均为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持之以恒抓创新,全面融入“枢纽海安、科创新城”建设,在海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立潮头。

一是打造招商引资“升级版”。优化招商政策。强化外资外贸大项目政策支持,加大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政策激励,全面落实稳外贸稳外资任务;按照能耗“双控”形势,积极招引绿色低碳型项目,提高项目准入能耗、环境门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招商思路。以台资项目为重点,突出招引外贸型外资重大项目;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突出招引源头性科技亿元项目;以特色园区为载体,突出招引产业链航母级项目。提高招商准度。大力推进“链长制”招商,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位区领导、一支专业招商团队、一套专项支持政策”招商新格局;全面优化招商选资决策机制,严格专家论证、项目评审、过会讨论、集体决策等环节,从源头上把好项目质量关。增强招商能力。推行“基本保底、浮动绩效、有功重奖”机制,引导专业招商人员炼就“火眼金睛”,学会“哪吒闹海”,当好“定海神针”。确保全年招引100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确保实现全年外资到账1.2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8亿元。

二是打造项目建设“压舱石”。攻坚重大项目。对在建重大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机制,及时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密集走访投资者,紧紧拉住引荐人,滚动督查建设方,逐项目落实投资计划、工程进度、项目形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突破、早日转化达产。梳理存量项目。对在手签约项目开展“回头看”,对照能耗“双控”要求和生态环境目标,协商签约补充协议,切实提高项目落户建设的可行性;对在建开工项目开展“天天查”,及时了解项目推进动态,现场解决项目建设难题,确保项目建设出进度、出形象;对圈而未建项目开展“再清理”,坚决盘活项目闲置用地,充分拓展项目建设空间。精心服务项目。既坚持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又坚持抓大不放小,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努力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力争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新竣亿元以上项目24个。

三是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放大创新载体效应。借助上湖创新区、科创园等载体平台,大力培育自主原创能力强、技术攻关实力硬的科技型企业,抢抓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等产业新风口,瞄准做强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品牌,加快打造特色创新集群,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银政企”三方联动促进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加大高企培育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深化科研平台与企业需协同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营造创新人才生态。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引进一批塔尖型、领军型、科技型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为创新创业人才配套“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软环境”。推动南通理工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与企业共建共享,服务园区经济发展。做好乡贤大会“后半篇文章”,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鼓励城东籍在外成功人士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

四是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加速特色产业集聚。紧扣“一主一新一特”三大产业集群,抓好规模企业、亿元企业梯度培育,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基地,力争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000亿元。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主导产业向高端价值链延伸,全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全力推进欣瑞达纺织等重大项目加大设备投入,确保完成设备投入10亿元。紧盯新兴产业培育。围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聚焦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开发应用场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壮大上市企业梯队。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畅通疑难化解通道,优化服务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企业上市自主意识。引导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规范运作上下功夫,争取做到“发展一批、帮扶一批、成熟一批”。

五是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聚力建设“高铁片区”。充分释放省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政策红利,主动策应南通“一枢纽五城市”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铁片区”。高标准编制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高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尽快形成连接东西、带动南北的城市新中心。聚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启动澳联综合体二期项目工程,谋划推动立发古城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蓉和怡心园、魏建功纪念馆品牌内涵,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文旅商圈”,加快建成东部家居小镇,形成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5个。聚力提升文明形象。突出“建新与更新并举、历史与现代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推进城市功能性载体建设和绿化景观带打造,打造花园式园区、活力型街区。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造浓文明氛围,传播开发区文明“好声音”。

六是打造营商服务“金招牌”。做靓“海开心”。深入实施“点实成经”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提升“海开心”营商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园区发展赋能提速。抓好“放管服”。加快承接省市赋权审批事项,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行政审批“简而再简”,服务发展“好上加好”,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办事最便捷”开发园区。织密“安全网”。深入贯彻新《安全生产法》,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安全发展风险防控、监督管理、应急救援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