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镇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 海安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4-03-13 16:19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城东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优化机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取得成效及特色亮点

(一)狠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紧抓“关键少数”,完善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机制。推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全覆盖。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执法主体的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推动各部门承担起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责任。针对未成年人、青年群体,与市法院、检察院、教体局、家长学校联合建立共建教育制度,立发中学打造学校法治园、立德守法馆教育阵地,受到社会好评。

(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强化“意识培养、事前协调、自我纠错、积极沟通”等案源管理,紧紧依靠市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积极妥善应对行政诉讼高发、败诉易发态势,全力化解、压降败诉风险。把主动防范放在首要位置,及时对已经形成的行政案件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科学预判案件的诉讼走势及隐藏其中的问题风险,对拆迁安置、行政执法、协议纠纷等易发多发行政诉讼领域,强化政法条线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综合指导,成功化解5件潜在风险案件。

(三)压降行政争议总体数量。配强政府法律顾问团,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积极防范政府法律风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扎实开展公职律师创建,全区设公职律师5名,同步参与政府涉法重大决策事项。全面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律师既懂法律知识,又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助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多元解纷综合服务机制,聚焦“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把诉源治理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

(四)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建设。以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为抓手,在新居服务中心和洋蛮河村精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新高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新需求。进一步推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逐步形成了一支“法律明白人”的基层法治群体。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特长和“法律明白人”“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着力构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双法联动”服务机制,积极赋能法治乡村建设,全面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优化营商环境依法护企成长。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争取省级自贸区赋权事项3项,建成34个便民服务中心(站)。坚持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司法所联合法律服务所深入开展“企暖花开法治行”暨纺织行业法治强链工作推进活动,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法律诊断等职能,全力服务企业开工生产、复工复产,有力保障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着力为中小微企业提升依法经营能力和水平,有效优化企业法治供给、强化产业链+法律服务。

(六)化解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发展模式,在村居探索打造“通解室”,建立三级预警网络和预警机制,对复杂疑难纠纷逐一分析研判,落实责任合力攻坚。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化解邻里矛盾、家庭矛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持续提升周梅芳工作室、张爱平工作室等“知心大姐”“老娘舅”群众工作团队影响力和感召力。运用“介入迅速、掌握准确、稳控扎实、处置多元、服务全程”二十字要诀,有效解决企业欠薪问题。

(七)着力去存量全力化除积案。排定重点信访问题27件,明确全年确保化解50%的目标。严格落实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拿出最大诚意,力争尽快化解”,坚决打好遗留积案攻坚战、“骨头案钉子案”歼灭战。先后化解重点案件18件,4件形成初步化解方案,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严防“黑天鹅”事件发生,对疑似、扬言、败诉、纠纷等存在潜在风险的人员和群体应排尽排、全面纳控、接触化解,加强公安、区、办事处、村四方应急处突力量建设,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苗头、第一速度处置到位。

(八)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开发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区政法力量下沉驻点,与城东镇派出所、区12345服务热线合署办公,实现办公场所、工作机制、人员力量“三整合三到位”,全面强化了对警情处置、初信初访、矛盾排查、网格管理的集中统一指挥。针对开发区管辖面积大、外来人口多、产业多元化等实际情况,立发、洋蛮河、西场三个办事处差异化形成了“重点信访攻坚、新居民服务、职工权益保护”分中心工作特色,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居率先建立村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全区“1+3+N”的综治网络体系,涌现出城东派出所“东城枫景”、洋蛮河治理等一批样本。

(九)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坚定性。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诚等非行政强制等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充分运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群众诉求信息,分析判断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和执法突出问题,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问题的治理力度,及时解决执法行为不规范以及物业服务、占道经营、违法建设、停车管理、餐饮油烟等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做到办事有效率、诉求有回应、服务有温度。

(十)广泛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平安法治宣传月活动,因地制宜制作了300余个平安法治宣传牌、横幅和标语,印发60000余册平安法治宣传读本和网格服务联系卡,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利用网格微信群、法润民生群等“互联网+”方式和敲门入户走访跟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方式,融合线上线下将法治宣传声音传递给群众。开展反诈防诈宣传,坚持“发现在早、处置在快、预防在实”的思路,集警网之力,凝全民之心,以“铺天盖地、守屋待人、见缝插针”三个战术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今年以来入户宣传5.2万户,教育群众12.6万人,发放宣传资料6.3万份,拦截制止诈骗案件31宗,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涉案金额数均得到有效遏制。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根据法治政府建设领导责任制要求,适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领导组成员,优化组织结构,确保法治建设领导坚强有力,工作运行有序。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注重提高自身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主要采取集中学法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定期听取相关局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短板问题,确保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更高水平法治海安建设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法治队伍力量发挥不够,司法所力量分散,承接合法性审查、执法监督、复议应诉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短板;二是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新进人员工作经验少,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执法实务、应急处突方面经验不足;三是普法宣传活动实效性需进一步提升,个别干部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办事能力较弱,普法宣传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有待提高。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主动作为打造营商环境品牌。开展创新行动,用改革成效抬升发展质效。以简政放权、包容审慎为重点,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核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全力承接赋权事项。

(二)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机关干部对公共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提升公务人员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办事能力,努力在全镇上下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三)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立足大局、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全面拓展公开渠道,着力扩大公众参与,有效落实长效管理,切实增强公开实效,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利用执法水平培训等活动,通过以旧带新、模拟办案、研讨网上舆情等方式,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请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讲述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意见,供全体执法人员学习参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