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2024 年,海安交通承载着期望与梦想,坚定守护先行官责任与使命,持续擦亮服务发展底色,不断深耕物流降本增效、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发展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切实将交通的发展红利转化为民众的触手幸福,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崭新图景。
聚焦“担当更强”厚植发展潜力
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深度挖掘并精心谋划储备交通项目,全力拓宽争取渠道,争取上级资金1.9 亿元,为海安交通长远发展积聚力量。经努力争取,东张高速纳入省高速路网规划;加快完善海安铁路货运体系,推动新长铁路海安站老货场扩能改造纳入新长铁路改扩建总方案,主动开展先期方案研究,为后期项目启动建设争取时间;加快连申线航道南通段“三改二”前期工作,积极协调争取最优方案,争取明年完成可研;通扬线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高分通过省级竣工验收,积极争取到最优省级补助政策,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满意更多”普惠民生福祉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切实增强群众出行的幸福感与公路通行的安全感。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合理调整部分公交线路,增设站牌并加密班次;开通海安(李堡)—东台(唐洋)毗邻公交。积极推进特定群体优惠政策落实,实施“一票制”“一卡通”,成功创建江苏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改善公路通行条件,点亮40 公里农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 座;运用新工艺完成县道大中修30 公里。强化县道及铁路下穿通道、泵房等基础设施维护,稳步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聚焦“效率更高”推动降本增效
瞄准降本增效目标,内外协同发力,激活交通运输产业发展新动能。对外实施靶向招商,成功引进龙头企业顺丰落户,依托海安家具产业,开通86 个城市直达干线,提供全链条服务,并建成通泰盐地区综合物流集散副中心,实现周边快递海安直发。对内深耕多式联运,优化多式联运通道布局,助推老货场、凤山港等枢纽升级,推动成立南通班列公司,重启中阿班列,中欧班列开行超30 列。稳固“海安—上海洋山港”“凤山港—太仓港”精品线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班次同比增长超10%。
聚焦“安全更实”坚守发展底线
秉持安全发展理念,全方位夯实交通运输安全基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隐患排查“百日攻坚”,盯紧道路、水路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寄递等关键领域,全年排查隐患850余处,整改率100%,4处上级挂牌督办隐患全部清零。强化跨部门联动,健全恶劣天气应对机制,落实值班值守、预警预防等制度,推动11家“两客一危”、4家危险品码头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完成全系统应急物资调查统计和系统录入,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能力。
聚焦“管理更优”提升执法效能
强化事前合规指引,针对巡游出租车、驾培企业备案、维修企业备案以及港口码头经营许可延续等关键事项精准发力,已成功实施驾校备案4家,维修企业备案56家,为64家码头颁发港口经营许可证,助力85家交通运输重点领域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46条。常态化组织开展道路运输“天网”、水上交通“苏水安澜”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 1287 次,检查车辆、船舶 2853 辆(艘),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34起,接处各类投诉举报249起。在严格执法与温情关怀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升级拓展“免罚轻罚柔性执法清单”,公正合理使用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年从轻或免于处罚案件49件。落实一网通办,全年共完成各类业务办件11902件。
聚焦“堡垒更强”实现强基固本
推进书记项目走深走实,聚焦交通运输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机关党建“书记领航”行动,推进“公路医生 枢纽先锋”党组书记项目以及“一路橙光”等8个党组织书记项目建设,努力做到“一支部一特色”,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成立交通运输课题研究专班,围绕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物流降本增效、公交体系发展、跨境电商与物流、低空经济等交通运输前沿或瓶颈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并进行成果交流,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成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牵头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枢纽海安先锋团”,发挥党建联盟作用,开展“驿路同心 枢纽强能”示范活动,创新制定先锋团轮值制度,实施“一轮值一特色”。聚焦货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通过“党建+协会”打造暖“新”家园,深入一线听民意解民忧,让“车轮上”的党组织激发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凡所过往,皆为序章;凡所向往,终将抵达。 2025 年,海安交通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路网高效衔接,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强化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货运服务供给质量,规范客货运输新业态管理与发展,全面建设“对接苏南、辐射苏中、融入长三角”特色鲜明的枢纽经济发展新高地,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为持续壮大枢纽经济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