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三走进”公益服务行新材料产业专场活动在江苏海安举办。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工信厅指导,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主办,来自政府、企业、高校、协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作为2023年“三走进”公益服务行的第三场,本次海安站活动是2023年以来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主题服务活动,也是聚焦产业、亮点纷呈的行业盛会,对产业强链补链、技术升级迭代、相关政策匹配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宋旭东在致辞中表示,新材料产业作为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和高新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安作为国内知名的“锦纶之乡”和“磁性材料之都”,新材料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和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科研院所等载体平台。2022年,省工信厅举办的 “创客中国”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入围100强的18家新材料企业,其中就有4家来自海安,充分彰显了海安新材料产业的独特优势和集聚效应。“面对当前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要求,要以企业为核心,集各方力量在惠企政策、人才培养、产学研对接等方面做好服务,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宋旭东说。
海安市副市长夏卫军表示,海安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形成功能膜材料、高温合金、磁性材料3条细分产业链,2022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90亿元,东材新材料、浩驰科技、亚太轻合金等领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已做到行业全国第一、世界领先。“三走进”公益服务行活动是省市县三级联动精准服务、助企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发挥海安市2家国家级、4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作用,集聚优势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引导企业走创新之路,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助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针对海安当地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邀请了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导刘海建,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唐少春,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朱新华等知名专家,分别从企业管理、产业发展和市场机遇、专精特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授课。
参会企业海安浩驰科技负责人表示,2022年7月在地方工信局指导下,我们对接了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双方共同研发零能耗智能降温薄膜,构筑智能变色、降温、自清洁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性窗膜,打破了海外品牌汽车窗膜领域自清洁可降解控温薄膜卡脖子技术封锁,并通过专利技术许可等方式,共同培育高价值专利,同时利用双方各自优势开展合作,加快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院企双方联合申报并获批南通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年该项技术被列入江苏省关键性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本次活动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路径,对产业整体和企业发展来说有着较强的指引作用。作为全省产业的主管部门,也希望省工信厅可以结合地区发展的特点,多在产业链整体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多发力,为江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三走进”公益服务行活动是贯彻落实 “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企业零距离”和“一起益企”专项服务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由省工信厅牵头指导,联合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部分国家和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走进基层、走进基地、走进企业的形式,为中小微企业送专家、送服务上门,助企得实惠、增信心、添动力。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在全省已经举办23场,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强烈响应和一致好评,已成为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