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有关部门:
近年来,各区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全国样板地区建设要求,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广大企业对照标准和规范,改进生产作业条件,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企业安全管理不断规范,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少数区镇街道和部门重数量、轻质量,对企业标准化创建质量评审不规范,把关不严。部分企业未按照标准化体系运行,安全生产管理要素运行缺失,标准化创建与运行分离,特别是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要素执行和运行较差,存在“两张皮”现象,未实现持续改进。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质量,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21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突出创建、评审、运行重点环节,提高评审质量,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主创建、持续改进。2021年底,一级标准化申报力争取得突破;二级标准化企业运行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三级标准化企业得到持续改善。
二、工作重点
1.督促企业安全标准化持续运行。各区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工作方案,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提升标准化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做到量质并举,突出质量。一是突出企业标准化的年度自评工作。把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整改到位,企业每年的自评报告于11月底前报行业主管部门,有关部门要对上报的自评报告进行抽检,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查处。二是突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把企业安全生产自我培训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首要任务,要做到培训有计划,有教材,有目的,针对性要强,尤其是要加强一线人员操作规程相关要求和作业现场风险辨识知识的培训,加强应知应会实际操练,确保一线人员对所在岗位、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熟记于心,应急处置措施必须熟练掌握。三是突出企业隐患整改工作。各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在日常监管过程中,要以强化作业现场隐患整改和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班组管理、岗位管理和现场管理,不断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和可视化管理。要以对标整改为重点,强化作业现场隐患整改,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以执法推动企业自主建设,促使企业提高标准化运行质量。
2.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一是严把企业标准化评审质量关。各区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评审环节的监督,对首次申报评审单位要确保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规范运行一年以上,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运行、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根据省应急管理厅通知要求,将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二级标准化申报条件预审制度。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过程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评审和达标后的运行工作,开展标准化“回头看”,淘汰一批不合格企业,淘汰率不少于5%。二是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退出机制。对日常检查、监督执法、群众举报,发现企业未按标准化体系运行或达不到标准化等级的,以及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要撤销相应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对因故标准化摘牌重新申报的企业,自摘牌之日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整年规范运行,在安全管理水平上要有质的提高,在运行中没有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没有受到行政处罚。三是加强对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和安全标准化评审人员的监督。凡是没有按企业实际指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制度,没有对照标准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没有对员工进行安全标准化教育培训,甚至包办代替的咨询机构要进行约谈,直至列入“黑名单”,禁止在本市开展安全标准化咨询服务。对把关不严的评审人员经约谈不改的,提请有关部门撤销安全生产专家资格。
3.严格推进标准化提档提质。一是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工作。各地要把提高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标准化运行质量放在首位,推动企业不断提档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对于受到奖励的三级标准化优秀企业,要引导开展标准化达标升级,逐步实现二级标准化。对剩余未达标企业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过期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摸底,推进全市企业实现标准化提档升级并持续运行改善。二是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深入贯彻《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以“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为主线,将规范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风险报告等作为企业标准化创建的重点内容,作为企业标准化申报的必要条件。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开展逐个岗位、逐项工艺、逐个环节危险因素的全面排查,建立健全危险因素管控工作制度,全面持续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进一步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精准度,有效提升企业标准化运行质量和基础管理水平。三是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奖惩。要积极培育典型企业,筛选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优秀企业。请各区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将标准化优秀企业推荐名单(见附件)于5月底前,统一报市安委办。凡2020年以来发生亡人事故、被实施行政处罚5万元及以上、未持续开展标准化自评、未按时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的企业一律取消奖励资格。市安委办将对各区镇街道、各相关部门推荐的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对运行持续良好的企业给予奖励。
4.严格开展标准化运行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标准化创建的重要手段。凡在标准化有效期内发生事故的,市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定撤销证书。一是开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特别是责任制履行是否到位;企业全员培训是否到位;企业的安全投入是否到位;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开展,隐患整改是否落实;应急救援体系是否建立等要作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点。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员工培训不到位的企业,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安全生产约谈,提高安全意识。二是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环节执法检查。突出涉及金属熔融、涉爆粉尘、有限空间、危险化学品使用等行业领域,凡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要坚决查处,闭环管理。2021年底前,完成80%粉尘企业的执法检查,其中单班作业10人以上粉尘企业全覆盖,2022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粉尘企业三年专项执法全覆盖。三是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督查。落实《关于全力配合国务院安委会开展深化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大执法检查督查力度,严查重点行业企业,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督查抽查,督促各区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对照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条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进行督查,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方面的25条重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针对性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